传媒板块半年报集体增长 龙头公司强者恒强
本篇文章1788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见习记者王筱月
在过去两年经历了调整的媒体行业,在《狼王2》的票房超过50亿的时候,重新进入了资本的视线,引发了一波看电影的热潮,《王者的荣耀》的持续走红引发了一场游戏的泛滥。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奇迹文化传媒指数的增长率超过了7%,而在过去的半年里,这一指数的跌幅一度超过了18%。
文化和媒体部门继续加强,看似事件驱动,但事实上,行业繁荣继续改善,估值中心回归理性。一切顺其自然,准备出发,像“狼勇士2”这样的新闻很方便地引爆了它。
从财务数据来看尤其如此。在发布2017年半年度报告的21家上市媒体公司中,有14家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了沪深股市的整体水平。其中,已形成行业领先地位的领先公司表现良好,并在过去良好表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这个行业有了显著的增长
数据显示,已发布半年度报告的19家可比媒体公司本期实现营业总收入217.11亿元,同比增长5.5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额为21.26亿元,同比增长4.84%。
从绝对利润来看,文华媒体(000793,诊断股)、华彩影视(300133,诊断股)和尹姬媒体位列前三,母公司股东当期应占净利润分别为3.595亿元、2.75亿元和2.68亿元;在业绩增长方面,北京文化(000802)、中南文化(002445)和中国在线(300364)的净利润显著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79.44%、191.2%和176.61%。
分析人士认为,传媒公司的良好表现,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文化传媒产业整体渠道的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2月6日发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收入增长7.5%,超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6.7%的增长率。10个相关子行业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和文化艺术法律服务的增速分别达到19%、22%和30%。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为文化传媒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长10%以上,这将是产业参与者难得的发展机遇。分析师说。
上海一位私募股权投资者表示,过去两年文化传媒行业的明显下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期过度增长和估值中心的偏差,而非公司的市场前景和业绩不佳。它认为,这是一个挤压泡沫的自发过程,随着该行业估值的下降,内生价值逐渐凸显。
一些研究机构指出,传媒业连续四个季度大幅减少头寸,配置比例降至2.92%,已经处于低配置区间。目前,该板块整体估值为34.2倍,而一些领先股票的估值不到30倍,估值已落入合理区间。媒体部门的战略配置价值正在逐步提升。
优秀的公司努力
由于行业的发展趋势已经确定,估值也相对合理,如何与高质量的公司一起成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行业分析师认为,业绩优异的领先公司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半年度报告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文华媒体、华彩影视、尹姬媒体(002143)等市场地位显著、综合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其中,文华媒体当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95亿元,同比增长11.46%。
公司解释称,按照年初确立的管理思路,现有业务得到优化和拓展,转型业务得到全面推进,核心子公司业务基本保持稳定。
事实上,领先的公司已经得到了机构的认可。根据2017年半年度报告,今年第二季度,文华媒体从该证券公司获得3101.69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从之前的4738.23万股增加到7850.63万股,持股比例为3.89%。
在这方面,一些机构表示,在中期报告中表现出色的“白马王子”享有流动性溢价。另一家机构认为,在并购监管收紧的情况下,实际增长将成为检验企业的试金石,业绩优秀的企业预计将继续上升,而业绩不佳的企业可能会继续下跌,行业内将出现分化。
事实上,随着市场估值体系的稳定和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化,包括媒体在内的绝大多数行业都将迎来一个强者依然强大的时代。五粮液(000858)、格力电器(000651)、东方宇宏(002271)、天骐锂业(002466)等传统行业的公司就是这样,以文华媒体、华彩影视为代表的媒体行业也是这样。
上述私人投资者认为,内生增长等基本面因素将再次主导企业股价的表现。只有当泡沫破灭时,资本市场才能发现真正的高质量企业的价值,而快速增长的传媒产业必将培育出一批优秀的传媒企业。
(王筱月)
标题:传媒板块半年报集体增长 龙头公司强者恒强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95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