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20 20:25:42阅读:

本篇文章2508字,读完约6分钟

最近,浙江一名准大学生怀疑每月1200元的生活费太少,很多网友觉得“现在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太高了!”

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带着水壶脸盆到学校报到以来,手机、笔记本电脑和ipad已经成为新生的标准。近几十年来,中国大学生的“入学装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条件的改善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然而,大学校园里日益明显的攀比趋势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2016年9月,山西大学新生在父母陪同下报到。魏亮的数据地图于1989年进入学校

——必备物品是你的饭盒1989年,年轻的杨曼·金松考入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出国留学。

回忆起大学时代,他笑着说:“那时的生活非常简单。因为饭堂里没有公共餐具,所以他自己的饭盒是必须的。”

杨劲松告诉记者,他的生活费用是由家人提供的,他一个月给家人寄去80元,主要是吃的,还有一小部分用来买书和日常用品。基本上没有校外娱乐费用。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在我的记忆中,当时每个人都很节俭,除了学习用品,他们不能购买其他物品。少数家庭条件好,有随身听或吉他。”杨劲松说。

在大学期间,杨劲松和他的同学们把玩扑克作为他们的消遣,而且基本上没有花费。他和他的同学们偶尔会一起四处旅行,这也是一次糟糕的旅行。相机很少,基本上没有纪念照片。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那时候,出去吃饭不流行,因为没钱,大家都老老实实地吃食堂。大多数学生通常吃4分钱的食物,吃一点肉丁,每周敢吃一次肉,而一份酱牛肉是8分钱!”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在学习方面,磁带和书籍在当时对杨劲松和他的同学来说是珍贵的,每个人都会非常珍惜它们,认真听和读。

"愚蠢,但很真实,生活很丰富,它仍然是怀旧."在杨劲松看来,大学生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的生活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孩子们很少有节俭和早期自立的意识。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在我们那个时代,毕业后我们基本上不得不立即自立,而不是在家里花钱。除了基本的生活费用,很少有额外的钱用于娱乐和其他消费。每次度假回家,你都得买一张硬座票,要花30个小时。”杨劲松说,努力工作的锻炼尤其有益。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注册于1998年-接触工具是英国石油公司的机器。1998年,李玟(化名)进入浙江一所大学学习工商管理。作为一名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李玟那时已经享受了很多大学生活。在她记忆中,当时每月的生活费约为8900元,主要用于吃饭穿衣,娱乐项目非常有限。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我们带着当时的日常用品到学校报到,别的什么都没有。”李玟回忆说,当时手机不流行,也没有电子设备,所以他在上大学后买了一台bp机器作为通讯工具。那时,学习英语也是听磁带,所以有一个中继器或随身听就好了。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在20世纪90年代末,计算机在大学里不流行,网络游戏和社交软件在学校里也不流行。李玟说,那时他更专注于学习,不出去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

“那时,在父母给的生活费中,我不得不想办法存些钱来买学习材料和参加考试。”她回忆说,在大学里,学生的生活费用基本上是由家人提供的,很少有人兼职挣钱,所以机会很少,每个人都没有这种意识。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在李玟看来,学校里的比较趋势并不明显。学生们不急于追求什么,生活很简单。2003年入学人数

10元钱在食堂里每天都能吃得很好

2003年,李进入郑州大学学习。回想起十多年前上大学的情景,他告诉记者,他周围的许多学生仍然很穷。

“在自助餐厅吃饭也很便宜。你每天花不到10元就可以吃得很好。加上买日用品的额外费用,每月四五百元的生活费就够了。”李说,当他上学的时候,他仍然可以得到每月50到60元的国家补贴。在那些日子里,这笔钱并不算少,他每次寄出都很开心。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当我第一次上大学的时候,我的手机还没有完全普及,也没有智能手机。我记得我的第一部手机是在2007年买的,是一部诺基亚直拨电话。”李回忆说,她刚进学校的时候,每个人都买电话卡,通过电话联系家人和朋友,每月的通讯费用不多。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那时,人类的花费很少,因为每个人都是穷学生。当我在自助餐厅一起吃饭时,我感到非常开心。我没说我每天都出去。你让我邀请你。虽然我很穷,但我很快乐。这就是我们当时的真实生活。”李对说道。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读大学时,李的第一笔额外收入是他大四时当家教挣来的钱。他擅长写作,然后他向许多报纸和杂志投稿,获得稿酬。虽然他现在的收入不多,但这足以让他当时作为一名学生感到兴奋和快乐。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理智和听话,不要给父母增加太多负担。因此,我总是量入为出,不会为了追求某种物质享受而向父母伸出援手。”李对说道。

山西大学的学生在体育馆拍摄了以《小时代》为主题的毕业照。张赟数据地图于2014年进入学校

大学生使用苹果手机

王家镇,1996年出生,三年前进入苏州大学新闻专业。作为一名“90后”大学生,王家镇和他的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一新生入学时,王家镇的父母给她买了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这在现在的学生中很普遍。

王家镇说,他每月的生活费大约在1500到2000元之间,这是班上的平均水平。“这些费用占了大部分,每月大约要花六七百元。其余的费用还包括交通费和电话费。买衣服等等。”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她告诉记者,现在的大学生除了必要的衣食住行外,还有一些个人开销。学生们偶尔会出去吃饭,许多坠入爱河的学生不得不在七夕节和情人节等节日互赠礼物。她嘲笑道:“没有恋爱的学生在这个时候可以省下很多钱!”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在王家镇看来,近年来,我感到在学校里有一种强烈的比较趋势。每个人都喜欢比较手机、化妆品等的质量,很多人使用苹果手机。

“其实,我认为这应该基于个人需求。最好不要拥有所有最昂贵的东西。如果你有条件,你可以选择更好的,但你必须尽你所能。”王家镇告诉记者,她会做兼职赚钱,如果她需要买东西,会尽量少问父母。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大学生在外面工作的机会很多。我自己做了很多,包括培训机构、老师、主持人、录音等等。学校也将有奖学金,这是一个不小的收入来保存它。”王家镇告诉记者,近年来,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些东西。现在,她已经把自己赚的钱换成了一台电脑和一部苹果手机,还买了一张微型表来完成自己的专业工作,这让她有一种成就感。

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原标题是:“关注大学生消费的变化:从饭盒到移动电脑的必需品”)

(主编:何一华hn110)

标题:大学生“入学装备”数十年变迁:从脸盆、饭盒变为手机、电脑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93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