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激活社保政策发力精准扶贫
本篇文章1057字,读完约3分钟
政策解读本报记者李海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社会保险扶贫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保险政策,实现准确扶贫的要求,共2000多字。例如,对于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贫困群体,在《意见》中提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由地方政府为其缴纳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
《意见》明确了社会保险扶贫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完善和落实社会保险扶贫政策,同时提出了加强社会保险扶贫的保障措施,旨在落实“十三五”扶贫规划,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安全网”。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专家们认为,扶贫需要利用一切可用的手段,把重点放在既定目标上。其中,社会保险政策本身具有制度保障功能,充分激活现有政策将有助于一系列扶贫目标的顺利实现。
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坚实保障
脱贫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也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近年来,扶贫领域不间断的政策部署加深了外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期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要求经济社会各领域均衡发展,其中社会保险扶贫是全面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根据《意见》,社会保险扶贫的目标和任务是充分发挥现行社会保险政策的作用,完善和落实社会保险扶贫政策,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支持建立贫困人口、低收入对象、贫困人口等社会成员。参加社会保险,基本实现法律人员全覆盖,社会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帮助参保贫困人口准确脱贫,同时避免其他参保人员变老。
事实上,战胜贫困意味着坚定不移地按照现有政策实现扶贫各个领域的目标,其中现有政策的完善和实施关系到总体目标的实现。《意见》要求完善和落实社会保险扶贫政策。首先,要减轻贫困人口的保险支付负担。二是减轻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负担。第三,要及时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第四,我们应该适当优先考虑穷人。
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保险政策的实施不同,《意见》更多关注的是穷人参与社会保险的政策倾向,无论是补贴穷人支付保险,还是降低可扣除线,提高对穷人的补偿。倾斜的政策,如比例和上限线,实施准确的支付,都反映了对贫困群体的特殊照顾,特别是强调穷人的“适度优先”,更倾向于强调社会保障的底层,弥补政策的脱贫和解决最突出的缺点
《意见》强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当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相结合。“十三五”期间,中央确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暂不计入家庭收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打破户籍限制,统一农民合同工和城镇职工的失业保险政策。
标题:充分激活社保政策发力精准扶贫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50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鼓励共享单车 规范化发展
下一篇:三都:选对产业是脱贫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