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快速预警系统对中国LED灯具召回10余起 质量问题抹黑“中国制造”
本篇文章1012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4日电(记者陈建)近年来,节能、环保、寿命长的led灯具逐渐取代传统灯具,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然而,尽管中国的led灯行业正在发展,但质量问题也令人担忧。中国经济网记者从江苏检验检疫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欧盟委员会的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已经召回了10多盏中国制造的led灯。
据报道,“fin light”led灯管在插入灯座的过程中可能两端带电,导致用户触电。另一种是“lumenix”led灯泡,带电部件和可接触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过小,导致可接触部件带电,造成触电危险。这两种产品都不符合欧盟低压电力指令和欧洲相关标准en 60598的要求。进口商已经采取措施从消费者手中将产品除名和召回。据悉,仅今年上半年,欧盟委员会的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就在中国召回了10多盏led灯。
江苏省检验检疫局的专家表示,虽然中国led灯具发展迅速,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核心和关键技术的不足以及分散、小而乱的产业组织模式仍然制约着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2015年出口量开始放缓。2016年出口额为106亿美元,同比下降0.77%,首次出现负增长。数据显示,灯具出口利润明显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另一方面是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专家指出,从欧美发达国家多年来对我国led灯具的召回来看,主要存在三个质量问题:一是产品的防水性能不达标,容易受潮,造成灯具内部损坏。此类产品主要出现在户外led灯中。在;二是产品的防触电保护不符合标准要求,主要是由于一些生产企业的设计缺陷,结构中存在触电隐患,电缆绝缘不良也可能引发火灾;第三,产品的内部接线和外部接线存在质量风险,容易导致触电、火灾、坠落和挤压,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江苏是中国重要的led产业生产基地,产值500亿元,占全国的12%。江苏检验检疫局提醒,目前用户对led灯具的质量和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低价低质的产品很难形成独特的客户,更谈不上获得持续可观的利润,led灯具行业的整合速度正在加快。
检验检疫专家提醒企业,制造商应及时了解欧美发达国家的led灯具标准,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组装和生产等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加强与检验检疫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联系,认真研究国外召回产品的质量问题,博采众长,抓住质量的关键环节,变盲目追求低价为关注产品本身,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编者:尹
标题:欧盟快速预警系统对中国LED灯具召回10余起 质量问题抹黑“中国制造”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40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