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名万达、乐视、四大行:莫把工具当目的
本篇文章1457字,读完约4分钟
■去杠杆化是企业必须面对的新常态。今天的中国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实体经济是基础,金融之水是滋养,这是不可或缺的,但不能本末倒置
七月是电影台词的黄金时期,但商业圈的戏剧比银幕上的更高潮。
有人换教练。4 . 1亿元可转换债券逾期,超过20亿元的私人债务难以接受。供应商正在追逐和拦截债务...作为一家股价一度高达179元的“网络红人”公司,乐视今年夏天走上了正轨,创始人贾跃亭辞去了所有职务。遗憾的是,一个通过讲故事来不断筹集资金以求生存的企业,以及一个用概念创造高估值的时代,早就应该结束了。
也有高调的销售。万达商业、融创集团和R&F地产的战略合作总额为637.5亿元,堪称今年房地产行业最大的交易。忽略换板和扔杯子等八卦细节,万达打包出售77家酒店和13个文化旅游项目并不突然。减轻资产负担和去杠杆化是万达自2015年以来的战略,但7月份的这一步更具决定性。
有人独自寻求失败。2017年,全球500强最赚钱企业名单公布,苹果的卫冕冠军“工业建筑与农业”四大银行紧随其后,继续挤垮国际同行,在榜首感到相当孤独。我们应该为赚了这么多钱的中国金融业感到高兴吗?看看中国的制造业,它仍在痛苦的时期爬山,金融业可能希望更多地考虑“如果没有皮肤,头发就会附着。”
在这些看似孤立的戏剧背后,贯穿着一条红线:依靠“高杠杆和高贷款”来维持收支平衡和疯狂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去杠杆化、解决资本空转移问题、遏制资产泡沫不仅是扭转现实、修复经济结构失衡的必由之路,也是积极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举措,也是企业必须面对的新常态。
去杠杆化是大势所趋。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跌落悬崖,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这些大规模的危机都与相关部门杠杆率的过度上升有关,这些危机的解决也有赖于各种手段的去杠杆化。
去杠杆化是形势所迫。过去10年来,中国金融业的过度扩张不仅带来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繁荣,还对实体经济造成了挤出效应,甚至导致了房地产和商品市场泡沫的出现,奠定了不可持续的高杠杆风险。只有妥善解决以地方债务、影子银行和僵尸企业为代表的高杠杆“灰犀牛”,严格控制期限错配和杠杆投资,才能保驾护航经济平稳发展。
事实上,今年的中国经济半年度报告可以如此精彩,尤其是在结构优化和工业效益大幅提高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这与积极有效的去杠杆化是分不开的。尽管6月末广义货币同比增长9.4%,增速再次创下历史新低,但gdp仍实现了超出预期的6.9%的中高速增长,这意味着当前的去杠杆化政策不仅在合理范围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支持,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尽管去杠杆化是“五大任务”之一,但它是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业和谐共赢的第一步。为避免“去杠杆化”成为部门间的“转杠杆”,进而形成新的“附加杠杆”,金融业必须按照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新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突破直接融资瓶颈,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构建符合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链条。正如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所强调的,要回到原点,金融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目的,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措施。
在中国经济繁荣的今天,实体经济是基础,金融之水是不可或缺的,但我们绝不能本末倒置,绝不能以工具为目的。正如一位老企业家所说,我们用锄头耕地。不管我们有多少锄头,如果我们不耕种它们,就不会有收成。然而,如果我们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锄头,吸引注意力就永远没有意义。
标题:人民日报点名万达、乐视、四大行:莫把工具当目的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39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