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19 00:55:42阅读:

本篇文章3816字,读完约10分钟

原标题:京新高速公路,穿越三大沙漠和500公里的无人区,已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沙漠高速公路

看,沙漠天空之路是这样建造的

制图:张芳曼

明白了。

7月15日,随着内蒙古、甘肃、新疆的联动,京新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北京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距离缩短了近1300公里。

它穿过乌兰布、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在无人地带长达近5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沙漠高速公路。

通车当天,记者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出发,沿着长930公里的京新高速公路林白(何琳至白芨)段向西行进。路上的景象令人震惊:起初,可以看到远处的阴山;未来,只有无边无际的戈壁和分散的胡杨将是公司;额济纳旗的尽头,两侧变成了起伏的沙丘和零星的绿洲;再往西,即使是低矮的灌木也变成了奢侈品...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没有水,没有电,没有信号,严寒和酷热的沙尘暴."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恶劣环境下,建设者们是如何开辟出一条沙漠之路的?记者走进中国交通建设(601800)林白第三标段项目部,寻找奇迹背后的答案。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沙子:它也是敌人和朋友

“远防御,中治疗,近固定”驯服恼人的沙子;以沙子为原料,以“水沉淀法”为路基,就地取材,降低成本

广阔的沙漠中,最多的是沙子。

额济纳每年有82-142天的8级以上大风和沙尘暴。每年的三月到六月,当沙子被吹起来的时候,黑色的风吹在脸上,就像一堵墙,甚至掩埋了新建的道路。

要在沙漠中修路,你必须先驯服讨厌的沙子。

走近一段风成沙,记者发现了“奥秘”:道路两旁纵横交错的“雷区”,延伸100至300米。红柳种植在“矿区”的上方,沙子里装满了长约2米、直径20厘米的绿色沙袋。从表面上看,它有点像编织袋,但它是由耐寒和防晒材料制成的,20年不坏;填满沙子后,就相当于把重物压在下面的沙子上,这样你就不能随意跑来跑去;在沙袋的边缘,将留出3厘米高的“耳朵”。刮风时,你可以“拥抱”沙袋里的沙子。有了这样的沙袋网格,项目部已经在风积砂段的两侧设置了多达1570万平方米的沙袋。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远防、中治、近固”——林白第三标准项目部总工程师黄希敏在治沙妙招中说:沙袋就是“中治”;“远防”是指在路边迎风面300米处设置一个与路基长度相同、高度为1.5米的纤维网沙障,增加一个“风墙”;“接近固体”是指路基两侧的斜坡用砾石土密封,以防止沙子漏出。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沙子是建筑者的敌人,但是通过现代建筑技术可以把敌人变成朋友。在风积沙路段,施工人员使用当地材料和沙子作为原材料修建路基,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稀疏松散的沙子怎么会变成坚实的路基?"水下沉法."黄希敏透露,沙子首先堆积起来,表面变平了。然后,像种植蔬菜一样,把网格放上,并向网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慢慢渗透到沙层中。当沙人“吃饱喝足”后,他们可以在不渗水的情况下把面团捡起来,达到“自然压实”的状态,然后用平地机和压路机进行平整和压实。就这样,路基建成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有工艺都必须单独进行测试,以找到最佳的砂水比,确保它们符合标准。”。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水:珍惜和节约

从外界运输水的费用高达每吨近100元。为此,采用了蒸煮法等节水技术

在广阔的沙漠中,最缺少的是水。

“这里的干旱是不可想象的。在以前预计会有水的地方,不可能产生水。找水成了建筑的第一个难题!”在第七师入井之初,先后钻了10多口井,当井深超过200米时,水影就不见了。最后,只剩下一口水了。结果,酸碱度超过标准,使它又苦又咸,人们根本不能喝。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这样一来,长途运输就成了一个无奈的选择——每个分店都要从260公里长的额济纳、酒泉、嘉峪关运输自来水,购买纯净水。以石埠为例。离车站最近的水源在75公里以外。运水车在施工道路上来回行走需要10多个小时。包括燃料成本在内,每吨水的成本高达近100元。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如此珍贵的水必须节约使用。

用传统的方法铺设地基,直接从取土场取土,在路基上撒一些水,然后碾压,这样会消耗大量的水。在沙漠中,项目人员想出了“焖料”的主意:在取土场挖几条沟,前一天晚上将水放入沟中,让水充分渗透到土壤中,第二天用挖掘机取土,上路后快速碾压,避免蒸发,节约用水量30%。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日子越来越好了。在林白段建设管理处的推动下,全长447公里的供水工程于2015年9月竣工,清洁的地下水最终可以从绿洲输送到沙漠深处。

在沙漠中修路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水。起初,电力、通讯和其他生活设施都不存在。如果没有电,你将自己发电。无论在哪里施工,发电机都将被带到那里;如果没有信号,我自己申请施工。每个分行投资约40万元。在戈壁深处建立一个通信基站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最后,我告别了对讲机,解决了“连接中断”的问题。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人们:突破自我

迅速做出决定,给每个人一个清晰的心理预期;?一起努力在沙漠中创造神奇的速度

在广阔的沙漠中,人是最可爱的。

“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想去!”当我第一次进入沙漠时,不止一个人有这个想法。过去,一些施工队乘火车进入沙漠,当他们到达额济纳时,他们没有出现在车站,所以他们直接买了返程票。然而,在林白三表,几乎所有的员工都坚持从头到尾。是什么让他们留下来的?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这是温暖和团结。

来到第七师的旧址,篮球场,乒乓球台,医务室等。都有,烤肉架放在角落里...据介绍,这样“优秀”的条件是每个部门的“标准”。正如项目人员所说,在艰难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尽可能让每个人都开心。据说在员工生日那天,第九分公司会派人到270公里外的酒泉提前买生日蛋糕。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为确保按时完工,京疆高速公路林白段分为三个标段,分别由中国交通建设、中国铁路集团(601390)和中国建设(601668)三家中央企业承担。“我们来晚了,没有沙漠建设的经验。我们去中国交通大学学习风积沙施工,还经常去中国铁路大学进行观察和学习。”中国建设林白工程总承包部总经理王力说。这三家公司互相学习,为同一个目标尽最大努力,最终提前交付工作。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这是期望和希望。

“条件很艰苦,但在开始时,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有了心理期待,我们就能看到希望。如果战线拉得太长,人们就不能真正留下来。”关所在的九个分局有80多人,其中一半是“90后”。自始至终,没有人提议去。“首先,通过宣传和党建让大家认识到这个项目的重大意义;其次,因为项目实施了“快速修复”的政策,所以白天和晚上都有工作,每个人都感到非常满足。经过这个项目,许多员工已经成长为商业骨干。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现实中需要一个快速的决定,这取决于所有员工意识到这一点?同心力。短短两年,CCCC在林白三标项目中创造了神奇的速度:2015年1月,它进入市场;3月,600多公里的建筑道路开通;4月,进行土方作业;6月,开始修建防水底基层和基层路面;9月,进入黑色路面建设阶段;2016年7月,沥青路面上层被穿透;2017年6月,所有建设项目均已完成。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道路:坚持不懈地前进

《沙漠天路》体现了中国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也见证了能力观念的升级和转型

一条沙漠公路体现了中国建设者的不懈努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这条路很难这么快通过!"2015年1月,中国交通建设林白项目总经理刘永明在接到项目时做了充分的预判——项目工期只有30个月,但从10月中旬到次年4月中旬,当地气温极低,施工条件不具备,每年有效工期只有6个月。因为桥梁、水稳等工序都要满足一定的周期,只有土方工程才能抓紧时间。这样,填筑和开挖必须在2个月内完成。“4200万立方米的填筑和1100万立方米的挖掘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必须有足够的大型设备,并使用‘蚂蚁啃骨头’的‘愚蠢方法’。”因此,在高峰期,项目部从全国各地调集了5000多台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集中优势兵力抗击歼灭。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说这是一种“愚蠢的方式”,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建设的实力。刘永明在1986年经历了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之一京师路的建设。“当时,大型设备供不应求,甚至连混凝土沥青摊铺机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现在,运土设备、桥梁机械和搅拌设备都在中国生产。”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一条沙漠之路也见证了中国建设者能力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

长达358公里的林白第三标准已经集结了10个单位和10000多名建筑部队。为了解决施工管理的长线路、长跨度问题,中国交通建设探索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集中管理。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在传统模式下,总部不掌握成本情况;在集中管理制度下,管理部门应管理施工的所有因素,如材料、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和成本。”刘永明说,在这个项目中,管理部设立了七个“管理中心”,明确总部和分支机构的权限。总部牢牢把握合同管理的关键,对大宗物资实行限价招标和集中招标,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因此,项目建设的速度、效率和运行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在京疆高速公路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建设者们始终坚持的理念。

胡杨、红柳、梭梭、骆驼刺...在沙漠中,这些不起眼的植物可以被称为大自然的礼物。因此,项目部在修建施工便道时,积极避免植被茂盛。为了方便道路两侧的骆驼和绵羊的迁徙,他们专门设置了400多座动物迁徙的走廊桥涵。重要的是要知道普通涵洞可以高达1米,而动物迁徙通道的高度应该高达2.5米。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项目建成后,道路两侧的大部分临时建筑和搅拌站已被拆除并运往国外。如果没有别人的提醒,你很难想象在你面前安静的沙漠里忙碌的施工。建设者们实现了他们最初的承诺,“在戈壁沙漠上轻轻地铺上一条路”。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然而,他们在这条路上流下的汗水已经渗入路基并嵌入路面。谁会忘记呢?(记者刘志强)

标题:穿越三大沙漠、500公里无人区 沙漠天路这样筑就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38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