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业务介绍及盈利模式分析
本篇文章2784字,读完约7分钟
每个人都在谈论蓝虹
当我们谈到绿色金融时,许多金融界人士会认为,绿色金融要求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业务时要注意环境责任,或者需要投资于具有公共产品特征的绿色服务。无论哪一种,对金融机构来说,它比商业和机会更具限制性和社会责任感。然而,国际金融界普遍认为,绿色金融是主要的金融业务之一,可以实现履行社会责任和获取利润的统一。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理解?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国内金融机构还没有完全理解绿色金融的内涵。绿色金融业务分为绿色金融风险管理业务和绿色金融机会管理业务,两者都是为了提高金融机构的绩效,而不仅仅是责任和负担。
源于美国超级基金法的绿色金融风险管理将绿色金融纳入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领域。20世纪70年代,美国爆发了严重的棕色土地污染,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恢复和补偿。由于土壤污染的长期潜在性,其爆发时间往往比污染排放时间晚几十年。因此,在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下,很难从直接污染企业获得污染修复和补偿的成本,而棕地集中在市中心,污染修复和补偿损失的资金数额很大,不能由财政承担。这时,一些环境经济学家建议应该重新定义污染者付费原则中的污染者。除直接污染企业外,所有享受污染红利的机构都应纳入污染者的概念,并承担支付责任。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提供者,无疑享有污染红利,因此它们作为污染责任人之一被写入法律。许多法院开始在各种污染诉讼中裁定金融机构也应承担清理、修复和赔偿的责任,这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金融机构开始积极推进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其中最著名的是赤道原则。
赤道原则不是金融机构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原则,而是金融机构在项目融资业务中管理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国际标准。主要国际领先银行将赤道原则的实施放在其核心业务部门,这是重要的信用风险管理业务之一。无论是否做绿色金融,金融机构都必须承担因环境法律法规的问责而造成的环境和社会损失,这对金融机构的收入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只有发展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特殊机制、标准和工具,才能避免或减少这种损失。因此,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如渣打银行、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将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作为其主要业务之一。他们认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可以减少信用损失,提高股票价格,获得更好的声誉,扩大更多的业务,获得更多更好的合作伙伴。
绿色金融机会管理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加强了对绿色标准和环境法律法规的管理,促进了大量绿色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节能产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在全球气候变化倡议的推动下,在各国碳税政策的影响下,新能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投资热点。为了促进新能源的发展,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如环境税,因为燃煤发电会释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通过对这两种污染物的排放征收更高的环境税,使用燃煤发电的成本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从而降低新能源的相对价格,这必然有利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正在推进总量控制下的煤炭使用许可制度和国家碳交易制度,这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增加新能源使用在市场上的优势,使新能源产业成为金融机构的投资热点。
作为一个成熟的环保产业,污水处理行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地金融机构的投资热点,如苏伊士、威亚等。幸运的是,近年来,中国的水务公司也发展迅速。《深水年鉴》公布了全球40大水务公司的排名,包括中国北京水务、首创、上海实业、天津创投环保、桑德国际、中国水务、重庆水务、光大水务、康达国际、粤海投资、江西宏成水务、中信水务、国珍环保等。但是,与国际知名水务公司相比,中国水务公司在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方面更依赖于巨大的国内市场,但在国际市场的拓展方面仍有差距。而苏伊士、威利斯等国际知名水务公司只占其总业务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业务来自国际市场的扩张。例如,中国第一批ppp污水处理业务基本上由苏伊士、威利斯等国际水务公司承包,中国水务公司在学习他们的商业模式和管理运营模式后逐渐成长起来。
毫无疑问,污水处理是公共产品和服务,但随着全球公共服务的私有化,发达国家基本上通过ppp模式将投资、建设和运营的责任转移给社会资本,政府主要承担规划和监管的责任。
由于绿色金融机会的企业管理主要支持绿色产业,而绿色产业大多具有公共服务的性质,因此一般采用ppp模式进行供给。有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政府授予的特许经营权,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利润资金来源于用户付费,即政府帮助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因为没有独立定价的权利,所以通常需要与政府协商。当政府与相关公司谈判价格时,它采取的是保证资本和获取少量利润的原则,这也是大多数公共服务私有化与私人资本谈判价格的基本原则。因为它是为了吸收私人资本,它必须有利于保护资本,否则私人资本就不会愿意进入,因为它是一种公共服务,为人民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每个公民,无论贫富,都需要为此付费。因此,政府必须控制微利,否则会给城市中相对贫困的人口造成过度的压力和负担,甚至引发社会问题。另一种模式是通过政府财政购买公共服务。例如,一个城市绿色公园提供公共服务。如果建设这样一个绿色公园需要8亿元,如果引入私人资本来减轻财政负担,政府可以采用ppp模式购买服务。政府与承担绿色公园建设和运营的公司签订了为期20年的ppp合同,社会资本负责投资8亿元建设绿色公园,并负责运营20年,之后绿色公园归还给政府。每年,政府用4000万财政资金租赁绿色公园,根据运营成本支付运营补贴,并增加8%-12%作为保证利润。对于私人资本来说,获得绿地公共服务供给的业务可以在20年内获得稳定的利润。对于政府来说,它必须一次性支付8亿元的财政资金。现在,通过社会资本的进入,相当于提前20年分期付款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此外,由于是在20年内付款,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时,每年都可以检查和接受公共服务的质素,例如绿地是否保养良好、树木的种植密度是否合格,以及花园湖泊和沼泽的质素是否保养良好。验收合格后,支付租赁费和运营费,提高了公共服务质量。
由于绿色产业的公共服务特性,绿色产业具有利润有保障、收入稳定的特点。然而,绿色产业每一个单独的项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这种有保证的利润转化为私人资本的大生意。虽然利润率不是太高,但总利润是可观的。目前,全球经济并不十分繁荣,绿色产业具有保本低、收益稳定、资金数额巨大的特点,这使得它成为各国金融机构的投资热点。
中国正处于向绿色经济转型时期,大量绿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大量绿色投资机会。及时把握绿色投资机会是金融机构间竞争成功的关键。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绿色金融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市场,绿色金融市场的培育需要各种政策的大力支持。因此,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有赖于绿色金融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严格执行。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题:绿色金融业务介绍及盈利模式分析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36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绿色金融 须完善扶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