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生招录季,资助贫困学生要给力!
本篇文章898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经济网7月31日消息,即将进入8月,学校招生工作全面展开,学生资助工作进入“农忙季节”。中国经济网记者从教育部网站了解到,国家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今天发布了2017年第6号警示,提醒学生支持工作者,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及时准确地向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资助范围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每个学校部分的全覆盖、公立私立学校的全覆盖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覆盖。资助的效果达到了“三个担心”,即入学前不用担心,入学时不用担心,入学后不用担心。系统保证“任何人不得入内。”
如何使这些好的政策成为现实,让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有所收获?各地、各学校的助学工作者要践行“三个有利于”。
首先,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宣传。拓宽渠道,着力宣传国家补贴政策,宣传重点要向农村、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库区和牧区倾斜。有必要借鉴福建省实施“农村帮扶政策”的做法,将国家帮扶政策下放到农村和普通百姓的家中(603883,门诊部)。宣传方法应该是脚踏实地的,结合土壤和海洋,有用和实用,可以是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也可以是传单和广播等地方策略。政策内容和处理程序应以最接近普通民众的语言明确表达和理解,以使补贴政策广为人知。
第二,实践和落实优点。经济困难的学生应该焦虑,思考经济困难的学生怎么想,要有耐心,要主动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他们面临的困难,并跟进解决,努力帮助他们尽可能多,不留死角和no/き だ.我们应该借鉴中国科技大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施“隐性资助”的经验,了解学生的困难,尊重学生的隐私,让学生资助变得温暖和温馨。
第三,积极练习沟通技巧。有必要实时关注当地(学校)家庭中有经济困难的新生的报告。如果发现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上学,应在第一时间与相关媒体和学生取得联系,核实情况,了解需求,努力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需求。无论规模大小,都要积极与当地媒体沟通,向他们介绍国家补贴政策,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要求他们全面准确地宣传国家补贴政策,为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成功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标题:教育部:新生招录季,资助贫困学生要给力!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15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