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7月17日:求贤村"求钱"不"求贤"? 村规不能大过法律

7月17日:求贤村"求钱"不"求贤"? 村规不能大过法律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16 11:03:42阅读:

本篇文章1924字,读完约5分钟

新闻背景:

日前,北京市大兴区雨发镇秋县村一份关于收取流动人口费的通知在网上流传。根据通知,为了实现“零外来人口”的目标,村里的外来人口将被收取每人每月2000-5000元的费用,或通过不同的商业形式,如温室、门面和餐馆,违规者将被迁出。村主任证实,流动人口造成了一个肮脏的环境,费用符合程序和村民自治条例。

7月17日:求贤村"求钱"不"求贤"? 村规不能大过法律

不要玷污“人才村”的“人才”美誉

寻求人才的实践反映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没有客观、公正地对待外来人口,妖魔化外来人口,甚至将他们作为社会问题的根源。一方面,有些地方离不开外来人口,另一方面,他们设置门槛,搞歧视性规定,在对待同一个城市时设置太多障碍。在户口、居住、公共安全、教育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歧视外国人的做法。

7月17日:求贤村"求钱"不"求贤"? 村规不能大过法律

流动人口确实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但也带来了活力。必须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既享受人口流入的红利,又不承担责任。没有移民的默默奉献,这座城市几乎无法移动。没有移民,它怎么能支撑北京如此高的房价和租金呢?位于北京周边的秋县村是这种城市模式和社会分工的受益者,应该感谢这些从事温室种植并为当地带来丰厚租金回报的移民。[详细]

7月17日:求贤村"求钱"不"求贤"? 村规不能大过法律

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应遵循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从改革体制、转变观念、科学管理、强化服务等方面入手,为流动人口提供良好的创业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尽快融入当地发展氛围,跟上当地建设步伐,实现双赢。但是,在加强教育引导和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秋县村列出了许多收费项目,并限期支付。事实上,这是一种“欺骗”行为,它不仅会赶走加快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资源,还会失去新农村建设中最具活力的细胞,甚至会使自己陷入“关门闭村”的被动。[详细]

7月17日:求贤村"求钱"不"求贤"? 村规不能大过法律

村规民约不能大于法律

今天,北京的高度城市化得益于外来因素的涌入,包括外来人口。对租借移民的行为既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全面的收费标准,这种行为被怀疑是“用弓埋鸟、打死兔子和煮狗”。[详细]

7月17日:求贤村"求钱"不"求贤"? 村规不能大过法律

邱县村向流动人口收费的两个原因是治安管理和环境整治。但是,这笔开支应该用于所有居民,而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群体,否则就会有推卸责任和拔毛的嫌疑。这笔费用的征收也应在合理和合法的范围内,村里不可能只说村规民约。即使在城市住宅区,也没有“人头费”的概念。秋县村一月份每人2000元的合理性是什么?它的标准是什么,哪个部门批准的?

7月17日:求贤村"求钱"不"求贤"? 村规不能大过法律

把公共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归咎于流动人口是不公平的。这个村庄很混乱,每个人都有责任。首先要反思的是管理能力。如果有治安问题,请找当地派出所处理。我们理解村庄从混乱走向治理的紧迫性,但“村庄规章制度不应大于法律”的底线不能被打破。村庄的规章制度不是为了圈地,而是为了走自己的路而放弃国家的法律。[详细]

7月17日:求贤村"求钱"不"求贤"? 村规不能大过法律

城市和解绝不能牺牲包容性

在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是经济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人口流动意味着社会劳动力的进一步释放,其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但相关管理部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慎重对待,而不是野蛮粗暴地“赶人”。[详细]

7月17日:求贤村"求钱"不"求贤"? 村规不能大过法律

在秋县村,当地人和外来者被人为地反对,所有村民应该承担的责任被转移到一个特定的群体。这将使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引起一定程度的群众反对,不利于秋县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期稳定。[详细]

7月17日:求贤村"求钱"不"求贤"? 村规不能大过法律

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北京非首都职能的发挥。然而,大城市的缓解并不意味着强行驱逐移民,更不用说追求“零移民指数”。北京独特的政治地位和更多的发展机会是人口膨胀的根本原因。在缓解外来人口过多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兼顾政府和市场,从根本上消除中央和地方人口过度集中的原因。只有在处理好区域发展机会公平性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政策适度缓解流动人口,才是缓解城市疾病的正确选择。[详细]

7月17日:求贤村"求钱"不"求贤"? 村规不能大过法律

稍微说一下:

@ Lao Ai评论道:讽刺的是,如此赤裸裸的财富收集和排斥竟然被称为寻求人才的村庄!

@肖坤: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人和物的自由流动。以村民自治的名义驱逐外国人表明小农经济的思维方式仍然有很大的市场。

@小石肝当:还是把寻人村改成寻钱村比较好。

中国经济网后记:

“求财”不就是“求才”村里的求才吗?在向流动人口收费的行为被曝光后,秋县村在网上受到普遍质疑。尽管村主任声称费用符合程序和村民自治条例,但他似乎忘记了,不管村里的规章制度有多大,它们都不比法律大。邱县村的行为明显是滥用自治权,有违法嫌疑。然而,村里的粗鲁和鲁莽行为也使得这个有着良好道德的村名成为网民争相呕吐的对象。秦国的宰相李斯曾经写了一部《示威罢课书》,向秦王抱怨“客而不入,士而不用”的严重后果。而现代人在首都的郊区,他们的视力不如2000多年前的古人。这不是可悲吗?

7月17日:求贤村"求钱"不"求贤"? 村规不能大过法律

点评:对以往“经典”的热议

(编辑:邓暠)

标题:7月17日:求贤村"求钱"不"求贤"? 村规不能大过法律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060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