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打响规模战:上调今年销售目标至800亿 5年内冲刺3000亿
本篇文章1764字,读完约4分钟
徐汇集团董事长林忠
人民网(603000)北京7月14日电(徐谦)在上半年业绩正式公布之前,徐汇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徐汇”)率先发布了上半年正盈利公告。
根据公告,预计截至6月底,徐汇录得股东应占纯利大幅增加超过100%,主要是由于本集团于期间确认的房地产销售收入的利润率较高,以及已完成及在建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评估大幅增加。
根据嘉里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额200强”排名数据,徐汇集团2017年上半年销售额达到471.5亿元,同比增长52.7%。这也意味着徐汇已经实现了2017年73%的年度销售目标。
对此,徐汇集团董事长林忠表示:“鉴于上半年的优异表现,徐汇集团7月5日宣布,将把2017年的合同销售目标提高23%,从原来的650亿元提高到800亿元。”
不仅如此,森林还宣布,徐汇将在未来五年内冲刺3000亿元的销售目标,进入中国十大房企。
那么,规模刚刚超过500亿元的徐汇,如何实现3000亿元的宏伟计划呢?
合作开发:成为规模扩张的利器
自2013年以来,徐汇一直采用合作开发模式。例如,2013年7月和12月,徐汇与一家港资房地产公司恒基地产(Henderson Land)携手,共同开发杭州和上海的项目。去年9月6日,徐汇再次与恒基兆业中国达成协议,共同参与苏州、宜兴和长沙的项目开发。
进入新城时,徐汇也是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进入的。例如,去年,徐汇和河南博鳌实业开发了郑州博鳌白沙项目,并首次落户郑州;今年上半年,华宇首次进入成都。
据《人民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徐汇已经与恒基地产、港陆、北辰、龙湖、绿地、远洋运输、永通昌、东源、殷诚等品牌企业以及平安、东实投资等资本企业进行了合作。
此外,徐汇与其他房地产企业的合作不仅停留在单个项目层面,还开展了集团层面的战略合作。例如,今年上半年,徐汇与重庆华宇合作,包括7个城市的11个项目,合作规模将达到500亿。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徐汇通过联合征地、合作开发等多种渠道,共获得32块地块,规划总建筑面积442.55万平方米。
林忠此前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分担压力,分散风险。”此外,林忠还透露,徐汇更倾向于与三类房企合作:第一类是国内知名的大型房企,另一方本身具有发展能力;第二类是海外知名的大型品牌住宅企业,另一方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第三类是一些中小企业。
合作开发大大增加了徐汇的销售额。以去年为例,徐汇实现合同销售额530亿元,同比增长75.5%,其中股权销售额仅为292亿元,也就是说徐汇的合同销售额增长来自多种形式的股权合作。
规模之战:3000亿的目标能实现吗?
在过去的五年里,徐汇被誉为行业中的黑马。从2012年上市到2016年,徐汇的销售业绩从96亿元逐年增长到500多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3%,赢得了业界的关注。
然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进入下半年,“鲶鱼效应”越来越强,随着1000亿住房企业的扩张和规模的壮大,中小住房企业逐渐进入寒冬。
徐汇深知“生存规模”的重要性。为此,尼克林(Nick Lam)制定了未来五年的目标:“向销售规模3000亿元、利润100亿元的目标迈进,力争在2020年前进入行业前8名,进一步完善全国布局,从目前的31个大中城市扩大到70个大中城市,同时完成国家战略的深度布局,成为真正的全国品牌住宅企业。”
实现3000亿元的销售目标意味着徐汇必须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年增长率需要达到50%以上。
在这方面,林忠似乎很有信心。他说:“当我们提出500亿元的销售目标时,有人质疑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这次我们提出了3000亿元的销售目标,我们也要完成。”
然而,在未来五年,每个房地产企业都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房地产政策的不断收紧,保持高速的规模扩张更加困难。
据《人民日报》记者报道,为了向3000亿元的业绩目标迈进,徐汇进行了组织结构改革,提出了“大平台+小团队+项目集群”的组织结构调整。预计未来徐汇将有21个区域集团,每个集团的平均绩效水平超过200亿元,项目集群数量达到500-600个。
今年,徐汇的各项区域绩效指标要求已经出台。以华南地区为例,徐汇提出五年内销售业绩应达到300亿元。
这场没有硝烟的规模战争正在开始。
标题:旭辉打响规模战:上调今年销售目标至800亿 5年内冲刺3000亿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058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