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国税:培育文化土壤 提升纳税服务
本篇文章3324字,读完约8分钟
近年来,湖南省衡南县国家税务局坚持把服务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培育文化土壤,打造了衡南特色的纳税服务品牌,通过文化引导、渗透和号召力,激发了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活了干部的积极性和信心,提高了纳税人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局被评为湖南省职工职业道德十大单位、依法行政示范窗口单位、湖南省文明窗口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全国劳动模范之家和湖南省国家税务系统四大文明单位。在地方党政机关经济发展优化评价和政治作风评价中,我局始终处于第一方阵,连续8年被授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称号。
加强引导,转变观念,培育精神文化土壤
首先,牢固树立干部的纳税服务观念。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正确认识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平等法律地位,牢固树立“双方法律地位平等,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
二是将执法攻击类型转变为服务管理类型。随着“执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理念的提出,我局要求每一位干部在日常税收征管中科学辩证地定位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在执法过程中体现服务,努力将“服务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税收工作中。
第三,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坚持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完善激励机制,营造创先争优的文化氛围,使工作宗旨、服务理念和文化精神深入人心,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不断团结干部职工的团队精神。充分尊重个人特点和要求,注重培养新的团队精神,注重个人创造力、主动性和竞争力的融合,保持和激发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动力,使每位干部都能成为整个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联欢会、运动会、比赛等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干部的文化生活,活跃了他们的思想,而且增强了他们的集体凝聚力。同时,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党建文化室、图书馆、文化体育室等文化娱乐设施。该局的图书馆有5000多本书。培育民族税收文化的土壤,使干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陶冶情操,起到了丰富文化遗产的作用,为文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科学制定、坚定实施、培育制度文化土壤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建立实事求是的纳税服务体系文化。在制定制度和措施时,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服务体系。
二是加强执法力度,建立秩序禁止的纳税服务体系实施文化。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逐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把干部工作绩效与岗位、收入和任用挂钩,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合法、规范、文明、高效。
第三,完善评价和监督,建立奖惩分明的纳税服务体系奖惩文化。按照“内外结合、客观公正”的原则,通过内部绩效评分、服务质量回访、外部主管评价和第三方调查,客观评价服务绩效,每月对“服务之星”进行评价,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干部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形成良性有序竞争的工作局面。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培育物质文化土壤
按照“从纳税人需求出发,以纳税人满意为基础,最终服从纳税人”的纳税服务要求,整合服务措施,赋予“一窗服务、纳税人学校、网上办税处、12366纳税服务热线”四大服务品牌新内涵、新特色。
一是完善硬件,夯实基础。按照优质服务、规范统一、经济适用、循序渐进的原则,统筹推进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大厅硬件建设。就布局和设计而言,纳税人应快速、舒适地纳税,重点是简化、美化和照明。在设施配置方面,办税服务大厅的窗桌将建得低矮开放,以方便纳税人与办税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的面对面交流。
第二,深化内涵,强化功能。为促进区域服务,在办税大厅设立了办税服务区、咨询咨询区、自助办税区和等候休息区,并提供必要的设施,科学引导纳税人纳税。强化服务功能,实施一站式服务、全程服务、限时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税务引导服务和咨询服务。加强岗位之间以及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信息协作。对于纳税人申请领取发票等涉税业务,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完成的,要坚持税务人员内部传递,限时办理,避免纳税人跑多种岗位,使纳税人“走进一扇门,走到一扇窗,做完一切”。
第三,点面结合,热情服务。为了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我局注重细节,用心感受纳税人的需求,继续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为纳税人做实事。引导纳税人办理各种涉税业务,找准门路,少缴税款;我们会从纳税人的需要出发,进行多项特别服务,例如设置饮水机、笔、胶水和印刷台等。同时,在办税大厅开辟了一个方便的电脑自助服务区,让纳税人能够体会到真正的方便。
尊重需求,参与全体员工,培育行为文化的土壤
首先,实施品牌战略。坚持以纳税人满意度为目标,打造衡南特色的雁行文化服务品牌,以征管效率最大化为服务质量的评判标准,加强服务效率评价,努力实现收付费成本最小化。
二是提高服务的准确性。实行“两个五分钟”的工作方法,提高业务处理的准确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失误,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个5分钟”上,即上班前5分钟和下班后5分钟。上班前五分钟意味着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每天至少提前五分钟到达岗位,并做好材料、程序和情绪准备。下班后五分钟意味着每个员工每天下班后至少要花五分钟来处理个人工作事务、调动事务和个人心态接受。
第三是限制纳税期限。为有效防止个别窗口人员在办理涉税业务时抱着“多做少做”和“少做少错”的心态。骨干税务服务平均3分钟的时间限制是由窗口工作人员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有效提高了窗口税务服务的效率。
第四是开展公益活动。一是开展税务企业和工会的联合活动。引导大家转变服务理念和工作作风,增强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责任感。二是建立志愿者服务团队。我去了车江白水小学、岐山村小学等学校帮助学生爱心,去了胡荃镇“二·八”农贸庙会宣讲税法,去了宝盖茶场义务采茶,去了唐三镇敬老院献爱心,开展了260多次“爱社会、用真情温暖人心”的志愿服务活动。第三,积极参与“十万人次”和“百局助百村”活动。他深入唐三镇奥兴村和杨梅村,看望老党员,慰问贫困群众,实施电网改造,修复水利基础设施,共筹集资金数十万元。该局干部乐于助人,实现了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观,展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文明作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树立思想,照亮阵地,培育党建文化土壤
局内干部职工127人,其中党员97人,占76.37%。按照“党建带团”模式,我局将基层党建纳入各项工作。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功”和“三员”身份教育等活动,号召全体党员彰显身份,做合格的党员,做群众的标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骨干、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一系列党建工作得到了省市局领导的高度认可。
一是“党建+红战线”实现党组织全覆盖。要明确党建责任,规范管理制度,规范组织生活,确保长效监督检查,规范平台载体。制定“三个清单”,即掌握基层党建工作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落实“四个一”,把每年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做好党建工作责任书(与县局五个党支部签订)、党建工作计划和一套主题活动方案。县局各级党组织借用微信平台,开通微信群进行党建工作,为党员在大局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成为县局的“党建触手可及”。
第二,“党建+理论武装”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加强正常学习和培训,抓好党员日常教育,开展读书活动,发挥示范作用。举办“名人论坛”,定期聘请知名教授授课;深化创先争优的“双竞争”,即发挥作用,争创服务型党组织;奉献胜于诚实,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结合“突出身份”、“搭建平台”、“突出承诺”开展“党员先锋岗”和“我给党旗增色”活动,实现关键岗位由党员领导,关键程序由党员盯着,关键环节由党员把握,关键时刻由党员支撑。
第三,“党建+业务创新”,团队合作形成协同效应。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用业务工作来安排和部署,使党建工作成为服务中心、促进发展、促进和谐的良好抓手。注重税收征管和优化服务,通过重点工作推进整体工作。扎实开展以学习教育“两学一功”和改进国税窗口作风行动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各项服务水平和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通过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充分发挥干部职工团结奋进、学习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各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党员干部加快国税发展的信心和热情。
标题:衡南国税:培育文化土壤 提升纳税服务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033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