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美自然享有最严保护(美丽中国?和谐共生)
本篇文章2861字,读完约7分钟
制图:李子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应构建国家土地空地区的开发保护体系,完善主要功能区的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国家公园是中国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建立国家公园体系是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的重要举措,建立了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系,有效解决了多头管理的重叠和碎片化问题。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试点项目已在多个地方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国家公园试点项目进展如何,下一步如何更好地落实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的要求?
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我以前在九龙管水,现在把关系理顺了。”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遍布雪山、冰川和湖泊。青海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系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地。
建成一年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各项生态系统改革中得到有效实施,主要改革试点任务已经完成,进入国家公园发展阶段。
“首先,我们必须解决制度的碎片化,才能解决保护的碎片化。”党委书记、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小男表示,自然资源系统是完整的,不仅管理不善,而且自然资源本身也遭到破坏,难以有效统一保护。
在确保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完整性的基础上,青海成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管理委员会。“对原有保护区的功能进行重新组织和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多种政治出路、职能重叠和职责分工的弊端。”李小男说,三个园区涉及的四个县进行了大规模的部门体制改革。县政府部门进行了统一和精简,从原来的20个左右减少到15个。生态管理属于管理委员会,其他社会管理属于地方政府,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为了实现对空国家公园内自然资源资产和土地使用的控制,‘两个统一演习’和
在相距遥远的吉林省,东北虎和豹子国家公园的建立也让在这里工作多年的郎建民感到“兴奋”。
郎建民是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究监测中心主任。十多年来,他沿着老虎和豹子的足迹"巡山",目睹了东北老虎和豹子在山里重现的喜人历程。今年8月19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国有自然资源和资产管理局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在长春正式成立。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交界处的老爷岭南部,与俄罗斯普利摩尔斯基克拉伊接壤,总面积146.1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9.42%,其中吉林省103.8万公顷,黑龙江省42.32万公顷。监测显示,该地区有36只野生东北虎和48只东北豹。
“各项建设有序推进,2017年实施了自然资源统一登记。我以前在九龙管水,现在把关系理顺了。”郎建民说,这是一个非常实质性和愉快的进展。
据了解,国家公园涉及吉林省的45个林场和黑龙江省的14个林场。该地区有40个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目前,东北老虎豹国家公园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东北老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珲春、汪清、东宁等10个分局已经成立,实施垂直管理、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基本任务已经完成。2020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将正式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系统的试点任务将全面完成。
提高环境治理能力,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建设
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有效保护国家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系和新模式,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公园建立后,当地的保护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根据试点计划,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四川、陕西和甘肃省。记者了解到,四川将成立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筹备委员会,按区域整合公园内各类保护机构、职责和人员,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纳入其中。同时,组建资源环境综合执法队伍,开展集中统一的综合执法工作。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编制了2018年项目清单,提出了天地空综合监控系统、虎豹迁徙通道走廊建设、本地居民改造发展、野生动物保护与救助、核心区人类活动、生产生活撤离等八大工程项目。聘请北京师范大学和吉林、黑龙江省测绘部门制定建设计划,组织了两轮。
国家林业局东北虎豹监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冯立民表示,在虎豹保护方面,要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遵循虎豹繁殖的自然规律,重点做好虎豹种群恢复工作。科学规划,加快消除人为干扰,全面恢复栖息地和修复生态系统,建立现代自然资源监测系统,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进行科学、高效、统一的管理,尽快显著增加我国虎豹繁殖种群的数量和分布。
李小男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介绍,要坚决制止和整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严词为纲,建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目前,我们整合了森林公安、土地执法、环境执法等执法机构,打破了地域和条块分割,成立了综合执法局,开展综合执法。截至目前,已查处违法犯罪案件119件。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国家公园建设的概念之一是公共福利。在许多试点项目中,地方政府也在探索如何让普通百姓(603883,医生)充分受益,实现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的双赢。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者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在生态保护中改善民生,让牧民填补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变草原使用者为生态保护者,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原有的单一林地、湿地生态管理和保护岗位的基础上,进行了制度创新,在园区内设立了综合生态管理和保护公益性岗位,优先从建立档案的贫困户中选拔管理和保护人员。”李小男说,生态管理和保护新增公益性岗位7421个,全部通过认证。“今后,将为每个家庭建立一个草原生态管理和保护的公益性岗位,使牧民从利用草原转变为保护生态。”。
此外,《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已经正式实施,这不仅为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国家公园管理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奠定了实践基础。“根据有关规定,我们将通过实施特许经营制度,扩大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的新模式。”李小男说,应该吸收更多的牧民参与生态经验和环境教育服务、宣传和指导等。,这样他们就可以从国家公园的建设中获得稳定的收入。
在北川县小寨子沟镇河村,一位开农舍的村民廖志清拿出一份珍贵的报纸:“看,上面说《大熊猫国家公园系统试点方案》已经通过审批,这是一件大事!”
根据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北川有70多只野生大熊猫。根据规划,当地属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岷山山系区域。北川县委书记赖军表示,北川将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统筹规划,以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为契机,建立当地居民参与生态保护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野生动物损害赔偿制度,依托国家公园优势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大熊猫文化产品、特色农产品加工(000061,诊断股)等相关产业。
“今后,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推进三江流域共建共享机制,加强科技、科研人才、智慧国家公园等支撑体系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全面恢复和治理历史勘探矿区生态环境。”李小男说,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努力保护生态环境,把三江源国家公园建成国家生态屏障。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6日,第14版)
标题:让最美自然享有最严保护(美丽中国?和谐共生)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55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