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12 21:21:43阅读:

本篇文章2303字,读完约6分钟

核心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共建、治理和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的社会心态。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如何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如何保护人格权?培养积极的社会心态需要什么样的土壤?

如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和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这些级别具体意味着什么?如何改进?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学院院长关新平: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不需要科学的方法。

社会化和法制化是长期的要求,这与我们强调社会治理体系中的“社会协调”和“法律保障”是一致的。知识化和专业化是对近年来社会治理新特点和新趋势的准确把握。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仅提高了社会治理的预警、预测和预防能力,而且通过对大量数据和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准确判断,为社会治理的决策和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又如,为了提高社会治理的质量和水平,引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他们接受过专业培训,在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方面具备更多相关能力和素质。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共安全管理学院院长朱旭东: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社会化是指社会治理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协调和群众的参与,创造出共建、治理、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法治化是指坚持法治,将法治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知识化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专业化意味着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治理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高度专业化,基层管理服务越来越强调规范化。例如,为了维护法律和秩序,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打击和预防犯罪的能力;对于网络治理来说,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人才的建设。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如何保护人的人格权?

记者: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要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人格权。为什么强调人格权?如何保护人的人格权?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关新平:19大报告对治安防控提出了明确要求,突出了对人格权的保护。这就要求我们在治安管理中以人为本,以维护群众权益为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打击侵犯公民人格权的行为,还要注重执法的方式和手段。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在社会治理中,各级政府部门和一线执法人员不应将群众视为对立面,特别是要防止执法过程中出现简单、粗鲁、不规范和不文明的行为,从而损害群众的尊严,侵犯公民的个人隐私,过度阻碍公民的自由,给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朱旭东:人格权主要是指个人隐私、个人自由、名誉和尊严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犯罪分子不仅侵犯了群众的生命财产,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人格尊严。例如,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一些人的个人隐私经常被暴露;在打击谣言犯罪中,经常会出现人身攻击和人身侮辱的案件。所有这些都需要受到法律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培养一种社会心态需要什么?

记者: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呼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进取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和社会治理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何培养积极的社会心态?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关新平:良好的社会心态必然有助于社会治理、社会和谐与秩序、民生与幸福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从个人层面来看,由于工作压力、生活冲突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影响,一些人的心理疾病增加,影响了他们的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扭曲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甚至经历了极端的个人暴力。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在当前的国家治理和公共生活中,有些人不能理性地分析和科学地对待一些事情,总是以粗暴和愤怒的态度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和形式渲染负面能量,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加剧矛盾和冲突。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下一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其中,从社会角度来看,专业社会工作团队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世界各国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是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载体。我国应尽快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帮助一些人及时缓解情绪,纠正认知。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加强舆论引导,特别是遇到各种事件时,要敢于承担责任,客观公正地对待,及时准确地发出声音,回应群众的关切。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朱旭东:现代社会应该有健康阳光的社会心理,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目前,我们还存在一些浮躁、可恶、庸俗的现象和情绪。当我们打开互联网时,我们有时会看到暴力和粗俗的语言,无论是讨论一些话题还是评论帖子。所有这些都需要关注和引导,才能让社会充满正能量,唱出主旋律。与此同时,一些人把当前的社会比作一个原子化的社会,这意味着个人之间的联系被削弱,与社会疏远。如何塑造现代社会心理,以合理、成熟的方式与他人和社会沟通,也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要面向群众,还要面向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一线执法人员。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复杂变化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有些人长期处于高强度和超负荷的工作条件下,如“白加黑”和“5+2”。警察不得不长期面对违法犯罪等社会阴暗面,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执法过程中的急躁和处理群众过程中的不规范和不文明言行。这些都需要加强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建设。

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6日,第23版)

标题:社会治理格局如何打造(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⑥)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53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