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能力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本篇文章1319字,读完约3分钟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活动令人印象深刻。从长远来看,欧洲和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仍然是互补多于竞争。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面临多重不确定性挑战之际,中欧双方都需要增强信心,保持合作,共同努力捍卫全球经贸活动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中高速稳定增长。一方面,它为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稳定和复苏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也安抚了国际市场,稳定了市场信心。尽管欧洲仍在加深对中国的理解,但从当地商界到决策层的主流观点认为,中国有能力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发挥引擎作用。
比荷卢工商会成员詹森·范·滕伯格认为,中国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它的活动仍然令人印象深刻。近年来,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从长远来看,欧洲和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仍然是互补多于竞争。正如《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文件所指出的,双方除了继续寻求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外,还将在新能源、环保、高科技农业等新兴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在许多欧洲企业家眼中,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无疑是未来海外投资的重要“风向标”。
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认识也促使欧洲央行的决策者“向东看”。早些时候,欧洲央行宣布已完成一项外汇储备投资计划,规模相当于5亿欧元。人民币不仅在历史上首次被纳入外汇储备,而且欧洲央行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央行。当地媒体评论称,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对中国未来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持乐观态度。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卡泰宁(Katainen)曾表示,在全球保护主义和全球化进程中多重不确定性挑战的关头,欧盟和中国需要增强信心,保持合作,双方应共同努力捍卫全球经贸活动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根据欧盟中国商会发布的《2017年商业信心调查》年度报告,60%的欧盟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为第一或前三大投资目的地,另有56%的企业表示将在适当时机考虑增加投资额度。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瞄准欧洲市场的商机。2016年,中国投资者在欧洲的直接投资达到350亿欧元,同比增长77%。从实际效果来看,中国的投资不仅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复苏,也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为当地人所熟知。
最近,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带有保护主义的外国投资审查框架草案,寻求在欧盟内部建立一个外国投资审查框架机制。欧盟委员会的这一决定立即在当地业界引起了争议。许多意见认为,这不仅违背了欧盟一贯奉行的自由贸易精神,也影响了欧盟作为世界贸易自由化“旗手”的形象。无论是倡导自由贸易的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还是经济复苏将趋于稳定的葡萄牙、希腊等南欧国家,都担心欧盟的上述做法会向外国投资者发出“错误信号”。
欧盟布鲁格智库高级研究员、法国对外贸易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娅·加西亚·赫雷罗(Alicia Garcia Herrero)最近建议,中欧应继续推进开放的世界经济建设,为改善世界经济秩序做出应有的贡献。她认为,今后欧洲应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尽快完成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并以“一带一路计划”与“容克计划”对接为契机,挖掘中欧在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潜力。(记者陈波)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淼
标题:中国有能力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46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