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步形成五大传感器产业集群
本篇文章1006字,读完约3分钟
核心提示:中国经济信息社会江苏中心编制的《2016-2017中国物联网发展年报》显示,目前中国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工业、汽车电子、通信电子和消费电子四大领域,其中工业和汽车电子用传感器约占42%,初步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京津和华中五大产业集群。
中国金融信息网(沈河津)作为2017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会江苏中心编制的《2016-2017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报》(以下简称《年报》)于9月1日在无锡发布。据年报显示,目前我国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四大领域,包括工业、汽车电子、通信电子和消费电子,其中工业和汽车电子产品中使用的传感器约占42%,初步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京津和华中五大产业集群。
长江三角洲以上海、无锡、苏州、南京为中心,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传感器生产体系和热、磁、图像、称重、光电、温度、气敏的工业支撑;珠江三角洲主要使用热、磁、超声波和称重传感器;在东北地区,主要是力敏感、气敏和湿敏等传感器。京津高校研发能力突出,部分地区填补了全国空空白;华中地区(郑州、武汉、太原)在ptc/ntc热敏电阻、感应式数字液位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方面发展良好。
微机电系统作为智能传感器的代表,正在成为物联网传感层的主要设备。中国mems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根据CCID研究所的数据,2016年,中国mems传感器的市场规模为359.2亿元,同比增长16.5%。
从业务规模来看,我国在mems传感器领域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但一批中小企业迅速切入细分领域,使我国在一些领域逐渐形成竞争优势。上海、无锡、苏州、深圳和北京的Mems传感器设计企业已经发展壮大,并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例如,神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mems技术和集成技术,是中国商用mems惯性传感器领域的领先企业;美信半导体在世界上首次将传感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集成到同一个芯片中,可以测量两个独立方向的加速度变化。
然而,中国60%-70%的微机电系统企业集中在加速度计和压力传感器等传统领域,很少涉足新产品(如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陀螺仪)。中国在设计、制造和包装方面与外国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mems传感器的可靠性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mems的制造能力较弱,对国外铸造厂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时,在包装领域还没有形成标准统一的界面。
新华财经客户:权威财经新闻“掌握”,扫描代码或长按二维码下载
标题:我国初步形成五大传感器产业集群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98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