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金融供给 需要银行创新实践
本篇文章737字,读完约2分钟
根据央行近期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年),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覆盖面显著扩大,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数据显示,自2007年建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增长了361.7%,9年间年均增长18.8%。涉农贷款余额从2007年底的6.1万亿元增加到2016年底的28.2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2%至26.5%。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三农的核心作用,推动金融创新已成为主要方向之一。可见,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稳步有序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项目的实施;金融扶贫在准确性和有效性上更加突出;金融技术的应用有效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覆盖面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供求不匹配现象相对严重,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很大提高。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农村经济总量不大,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空.增幅较大特别是在目前工业企业的亮点难觅的情况下,农村经济成为金融机构关注的新的增长点。
应当指出,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需要新的思路和做法。下一步,银行业如何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解决“两权”抵押操作面临的困境;如何有效打开普惠金融发展“最后一英里”瓶颈痛点;如何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创新机制,制定精确的政策,为贫困地区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这不仅是当前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也是银行业未来业务转型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标题:提升农村金融供给 需要银行创新实践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83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