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房企业绩高位趋缓 20家房企业绩环比下调逾三成
本篇文章1003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北京8月8日电(记者庞无极)经过6月份的上半年销售冲刺,7月份中国许多房地产企业的销售业绩逐月下滑。
根据龙湖地产7日发布的数据,7月份公司实现销售额104亿元(人民币,下同),低于6月份的168.8亿元,下降近40%。融创中国7月份的销售额(220.5亿元人民币)也比6月份(285.4亿元人民币)下降了20%以上,该销售额因其大规模收购万达文化旅游项目而备受市场关注。徐汇集团7月份销售额同比下降5%;Gemdale (600383,临床单位)下降了57.5%。
数据地图:房产顾问向公众推荐商品房类型。据中新社记者魏亮报道,此外,恒大、万科、新城控股(601155)和R&F地产等已经宣布业绩的公司,7月份的业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7月份,20家公布销售业绩的基准房地产企业总销售额达到1670亿元,比6月份(2418亿元)下降31.3%。
嘉里研究中心对40家被监测房地产企业的销售预测也反映了同样的趋势。根据该机构的统计,在40家典型的房地产企业中,只有10家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而整体销售额下降了33%。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已经跌到了谷底。7月份,中国住宅企业的整体表现保持在历史同期的高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许多企业的业绩显著提高。
例如,融创中国7月份的业绩同比增长144%;龙湖地产7月份月度业绩同比增长18%,1-7月累计签约金额增长118%。前7个月,金地累计签约金额为782.4亿元,同比增长50.28%。
据嘉里分析师表示,目前,热门的一、二线城市都在集中精力调控供需,预售许可证审批没有放松的迹象。预计热门城市将继续以低周转率运行。从短期来看,早期调控严格的城市似乎出现了放松的迹象,比如,上海的供应量略多,杭州的网名开通。不过,在调控政策难以出现实质性变化的背景下,预计下个月房地产企业的销售额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中原地产(Centaline Property)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7月份许多房地产企业销售放缓,表明今年3月开始的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导致企业间的分化更加明显。许多在核心城市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城市,其营业收入和利润率都经历了双重下调。对于这些企业来说,2017年的年销售额并不乐观。然而,由于其广泛的布局和在资本成本方面的优势,大型住宅企业的业绩可能上升得更快。(结束)
标题:7月房企业绩高位趋缓 20家房企业绩环比下调逾三成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61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