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收藏热情高涨 “在线拍卖”是下一个风口?
本篇文章1917字,读完约5分钟
北京,北京,8月3日(记者曾奈)随着全国范围内的收藏热潮,一批艺术电子商务平台诞生了。“网上拍卖”能成为下一个窗口吗?在正在进行的2017年网上慈善拍卖中,记者采访了一些收藏领域的专家,详细阐述了艺术品收藏的发展趋势。
市场现在正在升温。公众收藏热情高涨
中国艺术市场萌芽于改革开放初期,正式启动于20世纪90年代初,然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2009年以来,交易呈现井喷态势。那一年的拍卖总成交额为212.5亿元,2010年达到586亿元,2011年刷新到1020亿元。然而,自2012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国内艺术品市场经历了一个“冷泉”,进入了调整期。
自2016年以来,市场发布了升温信号,拍卖量出现反弹。一些“高价地段”已经出现:去年12月,保利秋季拍卖会上,任仁发的《五王醉图卷》以3.036亿元的价格成交,成为2012年以来的最高价格。经市场调整的作品;今年6月,中国嘉德拍卖行在2017年春天拍卖了这三幅作品,成交价都超过了1亿元,其中黄的《黄山汤口》拍出了3.45亿元,创下了他作品拍卖的新纪录。
市场的缓慢复苏使得中低价的民间收藏品越来越受欢迎,古董市场和小型拍卖会的受欢迎程度激增。"全民收藏的热情正在沸腾."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画家史国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随着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老百姓(603883,医药股)手里有闲钱,全民收藏的热潮正在升温。
"收藏是一种兴趣,收藏是一种文化."史国良说,收藏有一定的投资属性,但收藏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享受,有必要感受收藏的乐趣,而不是专注于投资回报。
史国良警告说,“新手不应该盲目跟风。”他认为必须有“三种力量”才能进入收藏:视力可以判断收藏的价值;实力,收藏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勇气,不能错过好机会。“最重要的是喜欢并理解它。”
纵观近几年的艺术品交易,史国良认为书画一直是最热门的收藏。他认为,与古董鉴定相比,书画的真伪比较容易辨别,便于携带和保存。有人建议爱好者应该收藏名著。
图为2017年在线慈善拍卖的启动网站。曾伟社被网上拍卖成热门词
互联网正在给艺术收藏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公众收藏的热情,一批电子商务拍卖平台应运而生。根据今年5月在中国在线拍卖峰会上发布的报告,崔玉珠宝、奢侈品、茶酒滋养、水墨雕刻和房地产已成为在线拍卖平台最受欢迎的目标类别;26到35岁的“80后”是球拍家族的“主力军”。
苦派市场品牌中心主任欧阳俊波说:“对于艺术电子商务来说,这可以说是‘风来了,只需要吹一吹’。”他说,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相继出台,中产阶级逐渐成为主流消费群体。除了对资产保护的需求,人们更注重艺术品的文化价值,这使得艺术电子商务的前景广阔。
Kupai是中国第一个共享拍卖平台,去年11月推出,专注于艺术品拍卖。截至今年5月底,已成功拍卖10000件拍品,涵盖书画、茶经等20多个类别。,交易额超过1亿元。
作为酷派的联合创始人和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说,分享平台的核心是“分享”。每一个竞标者,无论他是否能拿走艺术品,都可以在竞拍过程中分享平台所回报的部分利益,让参与者能够参与其中;与此同时,网络互动使更多的人了解收藏和获取知识,这就是共享时代。
网上拍卖也促进了跨境合作。今年7月,由巴扎之星慈善之夜、新浪微博和酷派联合发起的2017年在线慈善拍摄活动正式启动。它将持续2个月,300多名明星和企业家捐赠的私人财产“0元开始拍摄。”截至7月31日,酷派网上慈善拍卖已成功拍卖71件拍品,共筹集资金逾210万元。
时尚集团总裁、《时尚芭莎》主编苏芒认为,这种创新的方式可以打破线下慈善拍卖受场地和参与者数量限制的障碍,让更多人参与慈善。
市场认知仍然需要培养任仲的未来
任忠网上拍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欧阳俊波承认,与传统的线下拍卖相比,目前社会对网上拍卖的认识还不够,市场需要慢慢培育;此外,由于艺术品的特殊性,鉴定和评估的过程非常复杂,很多人对网上拍卖心存疑虑,不敢拍更高价值的商品。
他说,库派目前对定居机构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只接受国内知名机构;实施“推荐机制”,邀请行业专家推荐产品。未来,产品将不断升级,拍卖机制将不断完善。
史国良自称是网上拍卖的受害者,他讨厌不正规的拍卖平台。他说,近年来出现了网上拍卖等多元化的拍卖形式,表明有这样的市场需求,但运作模式要规范。
他建议网上拍卖的高价值藏品,如书画,可以由创作者自己识别,以避免“假冒”,这不仅保证了竞拍者的权益,也保证了拍卖平台和创作者的声誉。
史国良说:“新事物的出现是好事,诚信是长远发展的第一要务。”(结束)
标题:全民收藏热情高涨 “在线拍卖”是下一个风口?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43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