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正在逐步用双密码取代新的社会保障卡,以确保安全
本篇文章3341字,读完约8分钟
为确保安全,青岛正在逐步用双密码取代新的社会保障卡
新闻提示
人大代表和CPPCC市“两会”成员纷纷发表意见,政府各部门积极响应,结合新的国家规定落实政策,许多民生保障得到落实。记者昨天在采访中了解到,在2013年两会期间,NPC代表提出的建议和CPPCC委员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各部门的回应,其中很多都是通过各部门努力的,NPC代表和CPPCC委员的想法已经成为现实。2013年,道城社保卡全面升级,所有持卡人将陆续更换新卡。新的社会保障卡不仅可以设置两套密码,还具有银行卡功能。此外,新公民被纳入住房保障范围,环卫工人有一个休息点,这些群体享有更多的保障。
关键词:社会保障卡
■议案:2013年,在CPPCC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CPPCC委员杨玉宝提交了《关于尽快升级加密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卡的议案》
■实施:2013年12月,经市政府批准,我市启动社会保障卡试点发行和应用测试。新的社会保障卡是一种集成金融功能的IC卡,可以设置密码,卡面印有持卡人的照片。前六家合作银行向被保险人免费发放新卡。
曾经,没有密码的社会保障卡很容易被盗
CPPCC全国委员会委员杨俊保指出,多年来,我市职工、离退休人员都使用“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卡”。随着我国信息网络的健全和运行,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已经进入数字化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医疗保险卡给医疗和药品购买带来了很多便利,可以在全市所有医院和大多数药店使用。然而,该卡在使用中也有一些缺点——该卡没有密码设置功能。由于大多数医院和药店在没有核实持卡人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转移资金,卡上的资金很容易被其他人非法使用。一旦丢失或被盗,将给真正的医疗保险卡持有者带来经济上、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杨俊保建议尽快升级现有的医疗保险卡,并增加密码设置。如果系统条件允许,应增加照片识别功能,以确保真正持卡人的切身利益。
如今,双重密码让新卡更安全
去年底,我市开始发行新的社会保障卡,由磁条卡升级为具有金融功能的ic卡。卡面上显示了姓名、社会保险号、社会保险卡号、发行日期和截止日期,以及持卡人的照片。“事实上,新的社会保障卡是原社会保障卡和储蓄卡的结合。”据市人民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介绍,同一张卡上的芯片分为两个账户:社保账户和银行账户。这两个账户是完全独立和不相关的,所以卡里的资金更安全。
据了解,新的社会保障卡具有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处理和金融服务等基本功能。社会保障卡有两个独立账户,一个是用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功能的社会保障账户,如刷卡看病、购买药品、查询社会保障信息等社会保障账户;另一个银行账户,如接受各种社会保险福利,使用银行账户进行存款和取款。新的社会保障卡增加了密码功能。密码分为社保账户密码和银行账户密码。可以为两个账户设置不同的密码,这样可以使卡中的资金更加安全。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建议:●在2010年第十四届市人大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解决城市夹心阶层住房困难的议案》,市人大代表赵提交了《关于将初级白领和新就业大学生纳入住房保障范围的议案》
●2013年,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顾绪峰提交了《关于政府增加公共租赁住房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比重的议案》
■实施情况:●2013年,该市共启动了11,681套公共租赁住房,创下新高。
●2014年2月,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全市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1.3万套,配租8000套,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
一旦住房问题影响到人才的引进
市人大代表顾绪峰在提案中指出,近年来,企业聘请外籍人员、人才和大学生的最大困难是住房问题,这些人的住房需求仅靠租房是无法满足的。他建议,政府应该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的比例,以解决企业雇用外籍人员的住房问题,从而促进企业招聘和雇用人才。
现在新公民被纳入安全系统
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经济适用房覆盖面,逐步从主要保障户籍扩大到新就业人员、农民工和引进人才。适应被担保家庭的实际需求,调整出租和出售的保障结构,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实现产权式向租赁式的转变,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多元化住房保障和供给体系,最终实现出租和出售、先租后售、租赁为主体的住房保障模式。
自2011年以来,启动了新的2011年至2013年三年住房保障计划。与前期规划相比,保障性住房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公共租赁住房。在这三年中,我市公共租赁住房(包括廉租房)建设总量约为3.1万套,占总量的49%。从2012年开始,计划在5年内开工建设不少于5万套公共租赁住房。2013年,全市共启动公共租赁住房11681套,占住房总量的64%,公共租赁住房占住房总量的60%以上,创历史新高。
此外,2012年,我市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将新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纳入我市住房保障体系,并对这两类人群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4年2月,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全市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1.3万套,配租8000套,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目前,我市正在编制新一轮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年发展规划(2014-2016)。计划在三年内建成的保障性住房总数为45,000套,其中公租房3万套,占67%。
关键词:环卫工人
■建议: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朱继强在第十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环卫工人休息点建设的建议》
■实施:2011年,每个区为环卫工人建造了530多个休息室,近3 000人得到重新安置;2012年底,在街道两旁的单位和商店设立了74个环卫工人休息点;2013年,交通集团提议下属单位设立47个爱心站。
过去工作时没有固定的休息场所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景观日新月异,城市形象不断提升。这背后,离不开环卫工人的默默奉献。作为城市美容师,为了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他们每天早起,不怕冷、热、风、雨,不怕脏、累,在车流中穿梭,为城市环境卫生做出积极贡献。朱继强是市人大代表,自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他就特别关注基层人民的生活。他认为环卫工作属于露天工作,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存在一定的风险。环卫工人为此努力工作。然而,没有固定的休息场所供他们休息、喝水、吃饭等。,他们只能忍受路边和角落里的风、阳光和雨水。
在去年的“两会”上,朱继强提出要改善环卫工人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他建议在城市道路两侧选择合适的地点,为环卫工人设立一定数量的休息点,通过设置椅子、水壶、电扇和取暖器等生活设施,改善休息点的使用功能,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息和饮水的地方,凉爽、温暖、避风、防雨,从而解决环卫工人无处休息的问题。
如今,“爱心站”的建立被广泛动员起来
事实上,环卫工人的生活场所和休息室条件差、差距大等问题正在由相关市政部门解决。2011年,各区为环卫工人建造了约13,500平方米的旋转宿舍,建造了530多个休息室,可容纳近3,000人,从而解决了一些环卫工人的生活和休息问题。其中,市南区在前海线实施了移动集合亭式休息室试点项目,用于环卫工人更衣、喝水、休息、存放工作工具等。2012年,市政部门和媒体在市区联合开展了“欢迎环卫工人休息,多渠道解决环卫工人休息室”活动,动员沿街单位和商店,设立了“环卫工人休息场所”等专门区域。截至2012年12月底,已有200多个单位和个人报名,最终在沿街的单位和商店设立了74个环卫工人休息场所。
从去年4月开始,交通运输集团发起下属单位建立爱心站,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息、饮水、热饭和暑假等温馨服务。自10月8日起,爱心站新增服务项目,每天为附近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47个交通“爱心站”相继成立。
提示:如需在线查询社保余额,请搜索“青岛新闻网”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注意青岛新闻网(号码:bdbqdao),并发送关键字“社保”在线查询。或者用背景信息来制作一个小系列,这个小系列会知道一切,说一切。
此外,如果你想知道其他的商业指南,如公积金、护照和港澳通行证,你也可以在后台给边肖留言。
标题:青岛正在逐步用双密码取代新的社会保障卡,以确保安全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619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