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植树节的起源和意义

植树节的起源和意义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7-21 04:40:01阅读:

本篇文章1351字,读完约3分钟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法律规定的节日,目的是宣传森林效益,动员人们参与植树造林。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情感,提高人们对森林功能的认识,促进土地绿化,从而达到爱林护林、开发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植树节是规定用来动员全民植树的节日。中国植树节开始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逝世。1979年2月23日,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3月12日作为中国植树节,以鼓励中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植树节的起源和意义

植树发展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后不久(孙中山为临时总统),1912年5月成立农林部,由山林部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颁布。

植树节的起源和意义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和学校要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仪式,从事植树活动。在那一年的7月21日获得批准后,命令全国按计划执行。从那以后,中国就有了植树节。

植树节的起源和意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了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3月12日,也就是他去世的那一天,被定为植树节。

植树节的起源和意义

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于4月7日命令全国:“将旧历中的清明节改为植树节,以纪念总理逝世”。1929年2月9日,为了纪念总理逝世,农业和矿业部发布了16项省内植树暂行条例。国民政府行政院农业与矿业部长易培基,积极倡导依照孙中山先生的遗产植树造林。1930年2月,他被介绍给行政院和国民政府。3月9日至15日的一周是“绿化运动宣传周”,在孙中山先生逝世12周年之际举行了植树仪式。在中国北方,由于3月初的寒冷还没有消失,不适合植树,特别规定3月12日仍将举行植树活动,绿化宣传活动将在周的清明节举行。此外,该部还公布了《各省市县绿化宣传周纲要》的七条,以便全国都能遵守。

植树节的起源和意义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和“实现地球景观”的号召。中国启动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12年内基本消除荒地荒山,按规格植树,尽可能在所有房屋、村庄、路旁、水边和荒地荒山上实施绿化”

植树节的起源和意义

1979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

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新民主主义创始人、中国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的故乡。在孙中山先生的故居,至今仍有一棵百年以上的檀香山酸豆树。年仅17岁的孙中山于1883年从美国檀香山带回来,亲手种植在这里。

植树节的起源和意义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作出的第一项绿化祖国的重大决议。从那时起,全国范围的义务植树运动已经成为一项法律。

植树节的起源和意义

1982年植树节,邓小平同志以身作则,在北京玉泉山种植了第一棵义务植树。

1984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规定“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是公民的义务”,从而将植树造林纳入法律范畴。

植树节的起源和意义

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四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是“全民义务植树”。

标题:植树节的起源和意义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609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