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庆日?
本篇文章1378字,读完约3分钟
国家公共假日是什么?】
国家公休日是国家为纪念已经发生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全国性节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战争国家的政府相继发起全国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向在这场悲剧中死去的人表示敬意,并增强现代人对遭受战争灾难的国家历史的记忆,这已成为国际惯例。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以及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纪念馆每年都举行全国公众祭祀活动。
[在国家公共祭祀日该做什么?】
在公共祭祀日,国家元首、议会议长和主要政党的领导人都献上花圈并发表公开讲话。与此同时,公众的参与程度也相当高,参加公共祭祀的人数从1万多人到10万多人不等。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国家公休日。9月30日是烈士日。
2014年7月6日,“国家公共牺牲网络”正式启动。
[国情]
中国
2014年2月25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定为全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
2014年2月27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休日。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全面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世界人民打赢反法西斯战争、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个纪念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纪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英雄和所有为此作出贡献的人,纪念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斗争,突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立场, 领土完整与世界和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庆节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开始屠杀中国同胞40多天,杀害30多万人,造成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野蛮行为是无可辩驳的,并已由远东国际军事法院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南京战犯军事法庭进行了审判,而且早已有了历史和法律结论。全国公祭日的目的是悼念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和所有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铭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3.第一个国家公共假日
日本侵略者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是万人坑的所在地。2014年12月13日,中国将举办第一届全国公共祭祀日,公共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将设在这里。事实上,除此之外,南京还有很多墓地。
在2014年12月13日,全国公祭日,除了在主葬地进行公祭,南京还将在剩下的17个有纪念碑的葬地悼念遇难者。
中国领导人将参加13日的第一个全国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这是一个象征性的纪念日。
标题:什么是国庆日?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329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