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教育部澄清:没有“2022年艺术进中考”时间表 学校教什么就考什么 不给
本篇文章2266字,读完约6分钟
10月22日,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10月16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艺术类科目应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中考评分科目,考试文件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界定。
教育部独家回应: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
“音乐艺术将入中考”的消息在网友中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如何教育落后地区的孩子?”“没有艺术天赋的孩子怎么办?”“音乐艺术会受到考验吗?”.....网民的焦虑会上演吗?教育部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立军接受了《中国信息之声·有看法》专访,回应社会关注。
万立军强调,2022年中考不要求铺开所有的艺考,也不要求具体分数。“我们没有时间表,也就是说所有的考试都要在2022年铺开。”2022年的重要目标是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建立评价体系,管理机制更加完善。通过三年行动计划,在2022年的基础上,向2035年的目标推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多样、优质的学校美育体系。
要实现2022年的目标,现在差距有多大?万立军说,2009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艺术类教师只有49万人,2019年达到74.8万人,几乎翻了一番。其中2010年至2019年增加14.9万人,增速特别高。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的比例为7.5%,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时的比例为9% ~ 11%,美术教师的数量为1.5% 空.“网民认为的艺术教育教师的缺乏已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2022年的目标是让各地有足够的美术教师。”
艺考会增加学生负担吗?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立军表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保质保量完成9% ~ 11%的艺术课时。考试文案是课程文案,不会给学生增加太多负担。“学校教什么,我们就考什么。并不是说家长就应该把孩子送到校外读书。每个地方都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执行的。”万立军说,美育的入学考试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最大的成就是美术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试点中没有增加学生负担。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精神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思维的教育。通过学习,学生提高审美素质,陶冶情操,温暖心灵,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万立军告诉记者。
淮安教育局长详细讲解了艺考试点:10分,平均分可以拿到9分
自2000年以来,江苏省许多试点城市率先将艺术和音乐纳入中考,山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海南省等许多地方相继出台了中考改革政策。中国之声“信息有观点”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张元贵描述了江苏淮安“艺考”试点前后的一些变化。
据张元贵介绍,淮安的音乐艺术从2000年开始纳入中考分数线,每一项都以满分5分的成绩纳入中考总分。考核文案主要讲音乐艺术基础知识和素养,不难。学生在计算机上考试,通过预先设计的计算机程序来评定成绩,学生的平均成绩在9分左右。“只要学校有足够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努力学习,基本上可以拿到9分以上”。
教育改革的结果是什么?张元贵指出,试点后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学校重视艺术课程的开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艺术素养。教师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和提高。试点之初,一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学校采用视频教学法。之后通过教师数量匹配、资源共享、提高教师素养等多种方式大大减少了视频教学的情况。
很多网友都在担心“应试艺术教育”的问题。张元贵说,艺术素养不能简单的通过笔试来评定,计算机评估文案可以体现音乐和艺术的基本素养,“需要继续优化,未来会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考试”。他还说,艺术课程要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基本素质,让教师教好艺术课程,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行为意识,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素质。“希望教育部有了新的文件后,推动音乐与美术考试进入中考,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如何优化考试方式、文案和手段,使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成为可能。这样的育人目标。"
艺术教育老手直言不讳地提醒孟大鹏,艺术教育越来越普及到学校
孟大鹏,国家一级指挥,中央青少年广播合唱团艺术总监,中国合唱协会儿童合唱委员会主任。孟大鹏作为艺术教育的老手,对“美育进中考”表达了五味杂陈的心情。一方面,他称赞艺术教育的制度设计有着良好的保障;另一方面,他担心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基础素养。
孟大鹏说,中考增加美术科目,让学生和家长真正通过分数来关注美术科目,但不能给孩子增加学业负担,给家长增加额外负担。要真正培养和检验学生的艺术素质,艺术知识并不代表艺术素质。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专家讨论并制定一些有效措施,真正培养和检验学生的艺术素质。
很多网友担心“在艺术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更有特点,对其他学生不公平”。孟大鹏建议教育部门多关注乐队、合唱等集体项目,合唱等起点低甚至零起点的项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所有孩子艺术教育的公平性。而且学校和教师要一视同仁,在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营造教育公平的环境。“越来越多的艺术教育将传播到学校。无论是10分还是40分,都不能加到父母身上。”
如何实施“美育入学考试”,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孟大鹏建议,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如果孩子表现出一定的天赋,就要继续培养自己的天赋;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在声音、身体和美观方面有更好的配备,以便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站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立场,制定落地规则是必须的,真正对考试实施素质教育的是素质。
标题:[本地]教育部澄清:没有“2022年艺术进中考”时间表 学校教什么就考什么 不给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105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