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率先打造“八分钟健身圈” 市北区健身站点遍地开花
本篇文章1191字,读完约3分钟
扩胸、弯腰、太极、舞剑……在市北区,每天早上去晨练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尤其是老年人。伴随着音乐,面对晨光,晨练小组的成员伸展他们的身体,加入苏醒的城市。
为了更好地传播“人人健康,人人健身”的理念,目前,市北区已建成数百个晨练和晚练站,覆盖各类健身项目。此外,市北区还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各种社区体育健身场所,给居民进行专业的锻炼指导。
在“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双重加持下,市北区率先在全市实现“八分钟健身圈”。此外,由于这个“盛开”的健身网站,居民过着健康的生活,那里有一个锻炼和健身的地方。
为早操和晚操创造165个位置
健身网站“华凯”市北
璧山老天堂广场是老健身队最喜欢的锻炼场所。每天早晚,老人们总是在这里齐集,或者跳广场舞,或者打一种中国传统太极拳(太极拳)。在他们心里,这是一个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的地方,锻炼后有归属感。
如今,养生保健无疑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运动健身也成为很多人向往的健康生活习惯。为了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节省运动时间和麻烦,市北区建立了165个晨练和夜练站,基本覆盖各种健身项目,注册了14个健身气功站。
当上百个健身站在城北“开花”的时候,就意味着居民走出家门就有了锻炼的地方,同时每个人在锻炼项目上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所谓的健身站,带给居民的不仅仅是强健的体魄,还有充实的生活。
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让锻炼更专业
在“硬件”设施完善落地,居民有地方实习的基本保障后,市北区将重点关注如何让大家好好实习。
据了解,市北区是青岛市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区。该区108万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4万人。同样,老年人是晨练和晚练场所中的大多数锻炼群体。为了培养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人们的锻炼习惯,市北区教育体育局通过骨干的引领作用,在各社区形成了一股积极锻炼和健身的热潮。
目前,市北区有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563人。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的任务是进入各种社区体育健身场所,利用早操和晚操向居民传授引人入胜的健身计划、健身知识和健身实践。
共同构建社区文化生活圈
打造特色体育健身企业品牌
据初步统计,市北区70%以上的老年人多次参加健身活动,一些社区还形成了一些社区特有的体育健身企业品牌,如台樊迟、健美操、螳螂拳、摇空竹、健身舞蹈、气功、门球、垒球等。
毫无疑问,市北区“八分钟健身圈”的出现掀起了健身热潮,不仅有助于培养居民的锻炼习惯,也使锻炼方式更具质量和节奏。但“八分钟健身圈”和健身站的影响并不仅限于此。对个别居民来说,方便省时,是利民利民的良心。对于整个社区和整个地区来说,居民对“全民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参与和投入,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认同,大家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生活圈。
总的来说,根据这次行动和市北区居民的反馈,“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是一个深入人心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笼统的口号。
标题:[本地]率先打造“八分钟健身圈” 市北区健身站点遍地开花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104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