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青岛立足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工业网络重塑产业新动能
本篇文章1388字,读完约3分钟
齐鲁网闪电信息7月26日,青岛市基于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整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新闻技术,大力培育和快速发展产业网络,重塑行业新动能。
在海信集团平度家电产业园,一个新的产业网络平台刚刚进入试运行阶段。作为工信部的中标项目,投入使用后将整个产业链转型为智能化。
海信集团it与数据管理部项目规划管理部主任刘梦君告诉记者:“不仅要满足公司自身的应用需求,还要响应国家策略。需要赋能上下游公司,引领领域快速发展。在建设过程中,数据采集、设备互联和产业机制模型建设非常重要。”
对于网络平台来说,设备数据采集是主要任务。该项目涉及一万多台主要设备,它们来自许多国家,具有各种通信协议和数据类型。要实现数据的互联和共享,首先要整合和突破数据壁垒。一些企业广告是自愿的,但他们退出了。
“承接这样的业务,需要精通公司的自动化和软件技术,熟悉家电领域的产业机制,对公司的综合实力要求较高。”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高金刚说。
与德国西门子合作十年的青岛奥利普企业,掌握了家电领域的核心技术,有能力收集大数据,形成业务分析和场景应用。
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国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100多项专利,参与了13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建设。应用场景涵盖半导体和高端设备等十个领域。”
Olip凭借独有的专利技术,实施了界面修改、参数修改、数据采集模块添加等方法,逐步完成了获奖项目的数据采集和共享应用。
“我们实现了我们的人机互联,机器互联,工厂和园区之间的数据和新闻互联,使我们的物流、资金流和新闻流及时透明,生产效率提高了28%。后期我们将在全国7个园区进行相应的宣传,预计将取得10亿以上的经济效益。”海信集团冰箱企业副总裁助理董斌告诉记者。万物互联创造了经济价值,催生了新的商业形式。不久前,一款为电动公交车充电的新产品“智能充电弓”在上海投入使用,可在40秒内续航10公里。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网络系统会收集和整理汽车状况、能耗和客户消费行为等大数据。截至目前,公司已建成运营15.3万个充电桩,每天互动大数据50亿条。
青岛德瑞德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德祥说:“我们通过将充电网络与人、车、能源联系起来,建立了一个以汽车为基础的工业网络系统。随着大型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充电网络与越来越多的汽车相连。能源大数据的新应用可以实现能源的移峰填谷,实现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消费可以使收费网络实现智能运维。”
以产业网络平台为核心的产业生态系统正在一个接一个加快建设。截至目前,青岛已在家电、轨道交通设备、电力设备等重点领域新建或改造了81家数字化车间和33家智能工厂,运营价格降低20%左右,能源利用率提高15%。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网络处处长周林告诉记者:“市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个三年计划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它还将为工业网络的高质量和快速发展推出一些政策。这一系列措施将来自新的基础设施和新技术。交叉融合,宣传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业,将促进青岛产业网络的优质快速发展。”
根据规划,到2022年,青岛将推动3000多家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互联网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覆盖产业网络平台、系统加工方案等产业的完善产业链,基本形成了规模1000亿的产业网络新产业生态。
闪电资讯记者庞雷青岛台湾刘严雨航报道
标题:[本地]青岛立足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工业网络重塑产业新动能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74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