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下半年青岛这7个“再发力” 关乎市民的衣食住用行医
本篇文章3126字,读完约8分钟
半岛电视台记者王媛
7月26日,全市市场监管促进会在2008年上半年召开,食品、医药、商业环境、消费环境等市场监管从业人员呈现“年中答案”。2008年下半年,七项“再努力”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市民的衣食住行综合素质。
【/s2/】上半年,点亮“答题卡”,查处立案违法案件2081起
严格监管农贸市场。率先开展市场监管和爱国卫生组织防疫实践,分类完善128个农贸市场内控体系,严格落实防疫安全“五要”、野生动物交易“三禁”。严格的质量和安全监督。对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进行专项执法,对医疗器械公司驻地工厂进行严格监管,实行全过程检查。
食品安全监管严格。创建食品安全治理“青岛模式”;高标准完成1679所学校食堂和1677所幼儿园的核查。
严格查处违法案件。突出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突出涨价和打假、违法活动,实行“三挂钩”。上半年,全系统立案2081起,罚款2786万元,收缴违法防疫物资13万件,移送公安机关。25例;创新引入不合格食品“六率”闭环验证处置机制;实施五项措施,快速处理群众诉求和舆论,共处理群众诉求15.4万件。
优质服务,恢复生产。推出16项支持公司运营快速发展的措施,建立市、区(市)级服务专家团队,在A、B角实施“24小时”服务;广告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逆势上升;打开动产抵押“绿色通道”,为公司筹集50多亿元;减免防疫产品公司检验和特种设备验证费用,累计减免1000万元以上。整个服务公司换了生产。协调省局为20多家公司开通防疫产品转换应急渠道;授予防疫产品生产公司专利质押贷款1200万元,口罩日生产能力达到1900万。准确服务社会需求。承担全省六市计量校准任务,主动上门检查,共校准温度计7179只,筛选出问题温度计326只;全市近16万套特种设备错检,气瓶溯源系统建设纳入省局试点。
优化服务商业环境。实施包容性审慎监管,制定2.0版轻微违法违规行为清单,落实省市不予处罚94项;开展不值得信任公司的“云谈”,搭建“企业沟通”,为公司修3932学分;加强公平竞争审查,清理4469件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抓好送电政策的落实,监督多收电费1887万元的返还,落实港口降价政策,为公司减负3.76亿元。
质量强,效率高。48家公司入选全省制造业和服务业高端企业品牌公司培育名单;加快石墨烯产品质量检测、环境监测测量、时间频率测量等国家检测中心建设。提高知识产权效率的策略。在中国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创新支持中心;专利质押融资网上服务开通,贷款申请时限降至一个工作日,新增贷款金额1.05亿元;全市注册商标26.03万件,1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6.5项。“标准化+”导致效率提高。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国家基础公共服务等国家标准化试点获批;开展“标准化+新型城镇化”行动,修订修订136项地方标准规范,构建青岛特色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率先在全国实施标准先进评价,发布电冰柜、激光电视等五类先进评价产品;创新推出“一带一路”、“预检测、互认结果、全程畅通”六项措施。
随意消费,拉动,提高效率。出台9项措施优化消费环境,打造“放心青岛消费”企业品牌;开展“十万”放心消费创建,培育13500个放心消费承诺单位;启动特色街道(商圈)nps口碑指数和神秘嘉宾调查,联合开展“青岛李浩特色产品”测评活动;在全市率先开展“成本纠纷管理服务改进行动”,重点整治预付卡退款、费用退款等七大重点行业。
守护衣食住行行医,下半年这么做-
会议强调,下半年,全市市场监管体系要从七个方面发挥力量,确保年度任务完成。
在食品和药物安全方面继续努力
突出评审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迎接检查,反复引导问题,加强员工联动,力争通过评审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取得“全省第一”的成绩。
对食品药品行业漠视群众利益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按照可判断、可检查、可感知的标准,重点抓重点领域、重点业态,严格按标准执行;做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紧凑紧凑学校主体责任,实行账表管理、网格化监管、严格销售承诺和风险预警制度,开学前严格核实学校食堂;加快落实两个市级食品抽检办公室和星级农贸市场;星级农贸市场的建立与“创建城市”和三年标准推广行动相结合,以提升档案。突出医疗器械和防疫产品的质量安全。
夯实企业广告主体责任,强化监管,组织口罩、防护服等防疫产品质量专项抽检,坚决查处不合格产品,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继续努力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
推进工业网络在特种设备行业的应用,吸引特种设备关联公司进行工业网络改造,大幅降低安全风险,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本质水平。充分发挥领域协会的“粘合剂”作用,推动特种设备协会与市场和服务领域对接,帮助企业解困、诚信自律,促进特种设备领域健康快速发展。
建立特种设备全寿命周期监管体系,以全市特种设备“一网”为基础,充分发挥新闻动态管理、隐患实时预警、监管实时更新、数据实时分析等功能,完善全寿命周期监管体系,巩固“智能监管、精准监管”。
推广“智能电梯”让生活更美好,推广电梯远程监控技术应用,实现电梯运行24小时实时监控。大力推进电梯“保险+服务”模式,确保电梯“从安全走向健康”。
为服务质量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从留人、扩能、提质三个方面,做好保护市场主体、促进优质快速发展的工作。全力帮助公司走出困境,进一步推进专利质押融资和动产抵押登记,积极组织银企对接。
加大对涉集资企业的整顿力度,开展转权涨价、口岸集资等整治。确保减税和减费政策有利于企业。实施包容性审慎监管,容忍新的不足和容错,增强市场主体快速发展的信心,激发市场活力,营造更加宽松、包容的市场环境。坚定不移地推行以质量强市、以标准引领、以知识产权强市的策略,引诱公司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树立质量快速发展的新标杆;探索实施“网络+nqi”,构建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协同平台。围绕产业网络、15个攻势和“三区”建设,加强标准引导,打造一批先进标准,搭建“一带一路”检验检测国际平台,率先实施中日韩检验检测互认,帮助我市实施重大战术。
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抓好专利导航项目和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组合项目的选择和立项,提升公司竞争力。
加大努力提高执法效率
抓好闭环监管机制,反复进行,每一次部署都要检查,每一次检查都要通报,每一个问题都要监督,每一次监管都要解决,每一次解决都要“回头看”,以闭环管理落实监管责任。
抓好执法联动机制,与12345热线联动,与公安部门配合,建立早联系、早干预、早通报、早交接机制。把握三级执法协调机制。把握执法协调“十条”;充分发挥市局、区(市)局和督察所三级综合执法的特点。
把握胶东经济圈区域执法合作机制。加大胶东经济圈市场监管和服务一体化力度,实现经营环境共建、重点行业联合管理、监管执法联动。
更新应急响应能力
认真落实省局下发的《关于建立投诉举报快速反应机制的意见》和市局为快速解决采取的五项措施,严格执行全天候时限,做到投诉即时响应。探索实施网上争议解决直通车,促进公司和客户网上处理费用争议。
加大力度加强基层建设
把握“减负、规范、示范”三件事,切实为基层减负;加快基层研究所标准化建设;做好最佳市场监管所、最美市场监管人、最佳实践榜样“三优”评选活动,激励基层所干部奋发图强。
加大力度提高团队素质[/s2/]
围绕“三化一化”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建设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政治机关。打造“督铁军,服务先锋”的品牌。深入开展“燃烧激情,为青岛做贡献,争做市场监管服务先锋”主题活动,做好“三对三创三促”,把分行打造成市场监管坚强堡垒。把握“三个描写”的活动。一次又一次,“领导干部上主席台”的形式固化成了一个体系。
标题:[本地]下半年青岛这7个“再发力” 关乎市民的衣食住用行医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74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