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本地]青岛70后

[本地]青岛70后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12-13 01:25:14阅读:

本篇文章2237字,读完约6分钟

此前,在2019年上海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家庭杠杆率快速上升,相当比例的家庭负债率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再次引起公众对家庭债务的关注。

[本地]青岛70后

事实上,上财高级研究所早些时候估计,截至2010年,中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107.2%,超过了美国水平。然而,随着居民杠杆率的快速提高和家庭债务的不断增加,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大幅增长可以说是一个重要贡献。

[本地]青岛70后

青岛呢?我们身边的朋友呢?说起这个话题,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这一次,边肖对这座海岛城市不同年龄的居民进行了一项负债调查,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因贷款买房而负债,其中一些人每月收入1万英镑,但他们背负着近300万英镑的抵押贷款。

[本地]青岛70后

【/S2/】90年代后,“两极分化”明显。有些人每月还贷5000元,有些人每月存款

从去年开始,年轻人借贷消费的话题层出不穷,一直被各大新闻媒体持续关注。90后真的都负债了吗?这个话题一直被热议。据记者调查,90后群体债务状况已呈现明显的“两极化”,部分人每月还款5000多元,入不敷出;有的人每个月都在存钱,资产很小。

[本地]青岛70后

葛宇告诉记者,他从大学毕业就负债累累。“我进入社会后,梦想存钱环游世界,但后来我的生活围绕着‘还贷’。”每个月都要还信用卡和花,就像陀螺一样,不敢请假,不敢生病。"

[本地]青岛70后

钱做了什么?葛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房租2000元,每日食量1500元,水电200元,电话费200元,平均每月服装支出600元,平均每月600元钱(按一个人算),平均每月健身800元……计算不全,每月支出接近6000元。正因为如此,月薪5000左右的他,每个月都要靠刷信用卡和支付宝来周转。他告诉边肖,他也分期购买电子产品,每月还款额大概在5000元左右,月薪“秒”。

[本地]青岛70后

和葛宇不同,同样月薪五千的孟晓,不仅没有负债,还有资产。而且她对存钱也有自己的看法。“每个月的工资一发完,我马上把定期存款金额转到一个特定的银行卡上,剩下的钱就是下次发工资前的所有费用。这个月多花,下个月就少花,存款金额无论如何也不能变”。

[本地]青岛70后

孟晓依靠她高度的自制力和执行力,仅仅工作两年就存了8万英镑的存款。她告诉记者,“开源节流”是存款的永恒法则。她的钱一半存起来,另一半是兼职赚来的。日常生活中,她不仅没有买过名牌,也没有在社交上花费太多。听起来“无聊”,但她乐在其中。

[本地]青岛70后

80年后最“消极”的是:有些人月薪1万,负债300万

说到负债,80后肯定对90后有发言权。最近苏宁金融研究所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贷款和信用卡的月平均还款额显示,80后贷款月还款额为6300元,90后贷款月还款额为2800元,高于90后。

[本地]青岛70后

“房贷压力绝对是80后最大的债务。90后之所以有压力,是因为还没有完全进入房贷压力区。刘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年后,买房的债务肯定会是‘爬上一层楼’”。39岁,月薪一万,但负债高达300多万。他这样描述他的欠款。去年4月,他改良了找房子,借了260万;分期30万汽车置换贷款;年底爸爸因为急性病偏瘫住院。目前,请照看好保姆。保姆年薪4万;孩子每年上学的学费和费用为5万,总计约310万(不包括家庭日常开销)。

[本地]青岛70后

尽管有这么多债务,刘清还是相当乐观的。他告诉边肖,作为一个中年人,负债是正常的,他几乎所有同龄的朋友都是这样。好在父亲病情已经稳定,最近涨工资了,妻子也开了一家果菜店,基本可以应付日常生活的开始。“现在哪个家庭没有负债,没有负债就不能经营,除非中了彩票。”他乐观地说。

[本地]青岛70后

同样受到房贷困扰的80后网友王乐妍(音译)在来青岛之前,用80万贷款在家乡买了一套小房子。来青岛后,我投资了一套小公寓,用信用卡付了首付,然后向熟人借了50万。目前还贷压力还是很大的。即便如此,王乐妍还是很庆幸自己在房价过高之前买了房子。他老家的房子现在涨了30万,在青岛买的公寓也有一定的涨幅。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就是一旦他需要大量的支出,就会非常缺钱。虽然他一直希望有自己的车,但他还没有买车。

[本地]青岛70后

70后最轻松,没有负债,靠收房租过着舒适的生活[/S2/]

负债压力最小的属于“70后”,现在70后已经进入“无庸置疑的一年”,是收入稳定的时期。回想一下上世纪90年代中期,70后刚入行的时候,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赶上了福利分房,从那以后就有了改善置换的资本。其他没有赶上福利分房的人,买房的时候房价还处于“低水平”,都是提前买房。

[本地]青岛70后

而且,70后的教育支出并不像现在这样“疯狂”。当时几乎没有学区房的概念,留学更是凤毛麟角,因为70后的教育投资压力明显是孩子上学时最小的。

在青岛信息网看房车的一次活动中,边肖结识了信息网的一位老网友,70后的大姐。她告诉边肖:“在我这个年龄,我没有三四套套房”,她认真的外表真的让90后边肖的“下巴”感到震惊。

[本地]青岛70后

70后这么有钱?根据边肖的说法,这样的人相当多。住在小岗村的戴伟就是其中之一。他名下有三间套房,一间住,两间租。他在北京的儿子也在他的帮助下提前买了房子。他告诉记者,他现在能有这么多房子,是因为他有幸赶上了“福利分房”时代。“我的第一套房虽然小,但是底子很好”。小额存款后,他立即买了一套大房子,然后赶上了中国房地产快速发展的红利。当被问及债务情况时,戴伟说,他名下的抵押贷款已经还清,现在他没有债务。虽然日常开销也用信用卡,但他不太明白年轻人为什么要提前花那么多钱。

[本地]青岛70后

我们来看看边肖做的70后| 80后| 90后的债务调查——


标题:[本地]青岛70后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982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