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然人税收征管体系之思考
本篇文章1737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自然人税源的丰富,我国加强自然人税收征管的基础和前提逐渐具备。《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按照直接税比重上升、自然人纳税人数增加、管理难度加大的趋势,从法律框架、制度设计、征管方式、技术支持和资源配置等方面构建以高收入人群为重点的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
与企业不同,自然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在构建自然人税收征管方法时,必须把社会稳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自然人的税收征管不能简单地沿袭以税务稽查和企业税务稽查为重点的税收征管方式。笔者认为,构建和完善自然人税收征管体系并不意味着增加自然人的税收负担,而是强调根据税收征管的需要,为纳税人提供便利,实现个性化的税收征管。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
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是完善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的首要任务,也是优化自然人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体现。笔者认为,结合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目前有必要从三个方面对该制度进行完善:一是完善纳税申报制度。应实行双向纳税申报制度,明确纳税人的义务,尤其是在税收法制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自然人纳税申报管理办法,加强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的交叉比对和验证,确保申报制度有效实施。第二,完善部门合作制度。自然人税收征管涉及的信息范围广、部门多,相关法律应尽快完善。在保护自然人纳税人隐私的前提下,可以先在本地区开放税务机关获取涉税信息的渠道壁垒,加强政府管理部门、税务机关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逐步建立全国性的涉税信息管理平台,以应对自然人纳税人流动性强、跨地区收入普遍的情况。第三,完善税收征管约束体系。提高税收执法的刚性,加大对自然人偷税漏税的法律追究力度,通过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和刑事责任处罚进行多重限制。另外,我们可以尝试将自然人的税收违法行为纳入个人信用档案,从而提高自然人税收违法行为的边际成本,客观上遏制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二,完善保障机制
在坚持“稳定税负”原则和加强自然人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建议从团队保障、税源管理、业务流程和信息化建设四个方面构建自然人税收征管体系。一是推进自然人税收管理员建设。在自然人税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中,逐步引进高科技信息人才和高层次业务分析人才,提高税收征管人才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组建精英团队,整合业务能力强、了解信息技术的税务业务骨干,解决自然人税收征管问题。二是加强自然人税源管理。在税源数据采集和基础数据分析方面,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突出内外税源数据整合,规范自然人税源管理流程。如加强不动产、车船的税务登记信息、扣缴申报信息、自行申报信息、就业投资信息和财产信息的收集,逐步完善自然人税源信息库,为促进税收征管提供信息基础。三是优化自然人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在现有的自然人税收征管职责分工中,要规范税务登记、申报和日常管理,协调好各项业务的对接。第四,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大计算机软硬件投入,升级改造,实现税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安全要求。在税收信息数据的整合中,尽量避免逐级传递,提高有效性和准确性。
第三,融入“互联网+”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税收征管,尤其是自然人税收征管带来了挑战。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实施为自然人税收征管系统的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提供了数据资源。在这个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支持,才能提高自然人税收征管质量。笔者认为,网上自然人税收征管是必由之路。首先,构建自然人大数据平台,实现自然人数据的跨区域、跨部门、跨境互联,通过数据整合、清理和挖掘,盘活零散的海量自然人信息数据,勾画纳税人肖像。一方面,它可以为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来源;另一方面,还可以深入分析自然人的投资偏好、消费倾向和社会行为轨迹,为税制改革、经济调控和社会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二是拓展电子税务局功能,将自然人纳税服务融入电子税务局,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虚拟和实物资源,为纳税人提供从居家到陪伴的友好纳税服务体验。第三,推广网上支付方式,鼓励支付宝、微信等非现金结算方式,逐步减少现金使用,为自然人准确纳税管理提供支持。同时,大型现金备案管理系统的建立要求纳税人在使用一定数量的现金进行交易时,必须向银行和税务机关进行登记,并对违规纳税人设定一定的处罚措施。
(作者: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地方税务局)
标题:构建自然人税收征管体系之思考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708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电子外管证省钱又省心
下一篇:黑龙江国税局服务孵化器促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