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中国经济未来较为乐观
本篇文章1119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唐福勇
12月11日,在气温寒冷的北京,前来参加2017年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并未对即将到来的全球经济和2018年的中国经济表现出任何寒冬。相反,他们都对2018年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表示乐观。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董事总经理戴乐贤认为,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势头良好,20国集团经济体明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将在3%左右。对发达经济体而言,全球经济增长将约为2%,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将约为5.5%。戴乐先说:“我很有信心。我们相信,2018年对全球经济来说是非常乐观的一年。”
希腊驻华大使罗卡纳斯(Leoni Das Rokanas)也提到,“就中国经济而言,我非常有信心,我也相信中国经济将继续增长,中等收入陷阱将被克服。当我们分析经济时,我们经常谈论中国。我认为中国一定会克服中等收入陷阱,因为中国已经在进行结构调整,这是一次非常大的结构调整。中国经济目前正走在良好的轨道上,到2025年,“中国制造2025”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与国外专家对全球和中国经济的乐观相比,国内专家学者的表达更加稳定。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表示,总体表现保持稳定。经济复苏始于去年,基于三大因素: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前两者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而第三个更为复杂,部分原因是去年大宗商品市场的好转,部分原因是新兴市场开始增加投资,总体上趋于稳定。
事实上,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比2016年的6.7%高出0.2%。这个数字仍然令人兴奋。
例如,出于市场参与者的一些担忧,中国将面临基础设施和投资增长放缓,经济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下行压力。专家认为没有必要太担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长林表示,人们普遍认为,明年基础设施投资和一些主要指标将放缓,国内生产总值可能下降。但在他看来,首先,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它过去非常大,现在有些下降是正常的;其次,对发达国家的分析很少使用gdp,而是着眼于就业和cpi。目前,中国的就业形势总体良好,价格没有大问题。因此,即使gdp下降一两个百分点,我认为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就像天气一样,短期内有晴天和雨天,但总的趋势没有改变。
哪些新兴产业未来会有巨大的机遇?王长林认为:“在2015年,我们计算了哪些行业在未来五年将增加收入,即营业收入为40万亿元。第一个是大型健康产业,这无疑是中国未来最大的产业;第二是信息技术。在过去的两年里,信息技术加速了它的应用。现在规模为12.2万亿元,通信服务收入更高;前三个产业是节能环保,我们每年的环保投资是几万亿元;第四个行业是高端制造业。”
标题:全球及中国经济未来较为乐观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67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