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探寻可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1503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赵洁
近8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在内蒙古阿拉善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过去的33年里,阿拉善走上了“化沙为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最近,阿拉善沙产业综合研究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委员会原副主任田将一生收集的沙产业文献无偿捐献给阿拉善沙产业综合研究中心,为持续治沙提供了更科学的理论依据。2017年首届全国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也为中国6个省市的34家企业和33个团队的沙产业创新项目带来了一个新的治沙理念。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邓晓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阿拉善在防砂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2017年首届全国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阿拉善应更加明确沙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涌现并筛选出一批可尽快推广、造福人类的优秀沙产业项目和成果,交流和总结沙产业创新发展模式,为我国今后沙产业发展提供可借鉴和借鉴的成功经验。
换句话说,沙漠中有财富
"从另一个角度看沙漠,它就是财富."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以下简称“沙草协会”)会长张卫东多年来一直跑在治沙的第一线,他就是这样看待沙漠的。
据沙草协会统计,内蒙古有近300家沙相关企业,产值近480亿元。
张卫东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发展和建设沙产业,必须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强调市场和经济效益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守自然法则,永远不要与自然不可逆转地运动,并违反自然法则。
王乐妍是阿拉善人。2013年,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从一开始,王乐妍就把目光投向了沙产业。种植3万亩梭梭充分保证了原料供应。王乐妍创新性地将肉苁蓉与咖啡、普洱茶结合起来,16种深加工产品使企业年营业额达到1000多万元。其次,王乐妍希望继续扩大其产品市场。
王乐妍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沙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但它受到人才、资金等因素的制约。
金融业对沙产业项目支持不足,企业融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此外,新产品市场疲软,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使得草业处于低端消费状态。张卫东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没有必要制定政策文件来加快沙区沙产业草产业的发展;支持地方政府设立沙产业和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鼓励建立沙产业和草产业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尽快将沙产业和草产业的理论知识纳入农业院校的课堂,培养专业人才。
给沙产业和草产业一个做大做强的机会
据沙草协会统计,内蒙古沙漠、沙地、戈壁和沙漠地区经过多年治理后,已连续15年呈现出双下降趋势,这也为内蒙古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沙产业和草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张卫东表示,依靠科技可以挖掘出更多更好的沙产业和草产业产品,壮大实力,形成规模,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1岁的李博和他的家人已经饲养了120只阿拉善双峰驼。他是阿拉善的一个大农场主,也是村里骆驼合作社的主席。市场价格超过每公斤30元的骆驼奶可以让李波一家一年挣40多万元。当李博带领合作社成员将骆驼的数量扩大到2000头时,他开始了骆驼奶深加工的想法。经过多次市场考察,他在等待机会,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让内蒙古胡宝地区的人们喝健康的骆驼奶。
据了解,阿拉善正在积极申请“三产品一标准”商标认证,开发高端骆驼产品,拓展消费市场,将骆驼生产从原料供应型向加工增值型转变。阿拉善团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田德志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阿拉善大力推进资源培育基地、科技研发深化、产业培育系统化的新模式,逐步形成沙产业草产业发展新格局。阿拉善的沙生草产业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下一步,阿拉善将继续加大成果转化、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力度,全面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阿拉善沙生草产业国际化发展。
标题:内蒙古阿拉善探寻可持续发展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26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五大连池德都机场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