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效
本篇文章725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1月22日电据农业部网站报道,11月11日,在首届全国新型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上,农业部举办了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成果发布活动,2017年有104个单位被确定为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38个单位被确定为农业和农村大数据实践案例,分享了“互联网加”特色产业扶贫研究的初步成果。农业部副部长屈东宇出席并讲话。
瞿东宇指出,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去年全国“互联网加”现代农业工作会议后,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呈现加速融合的趋势。各地创建示范基地的热情不断高涨,2017年确定的示范基地越来越多,凸显了新的动能在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管理效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为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瞿东宇强调,示范基地建设应坚持引领、示范带动、创新务实的原则,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吸引企业参与,深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融合,探索小农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联系机制,促进新一轮农村创业创新浪潮的形成,加快新农村经济发展,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农业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发布了农业和农村大数据实践案例。这些实际案例是落实国务院《推进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的最新成果,也标志着大数据在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启动活动还介绍了“互联网加”特色产业扶贫研究的初步成果。近年来,各地在推进“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现代信息技术与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呈现加速融合趋势。新模式、新模式和新经济不断涌现。“互联网加”在工业减贫中的作用迅速显现,为消除贫困的决定性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标题:农业部:“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效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89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