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升温10月新增居民短贷骤降 中长期贷款弱于往年
本篇文章2795字,读完约7分钟
根据央行13日发布的2017年10月金融统计报告,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632亿元,社会融资增加1.04万亿元,均略低于预期。与此同时,10月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8%,增速创历史新低。
行业分析师表示,受银行信贷额度收紧和季节性因素影响,10月份新增人民币信贷低于预期。新增社会融资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表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并不疲软,部分表内融资转向表外融资。值得注意的是,前一段时间增长迅速的居民短期贷款在10月份大幅下降,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对消费贷款的严格审查已经显现效果。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未来楼市调控对住宅行业贷款需求的影响需要不断观察。
“表内”现象受到限制,“表外”现象得到补充
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632亿元,仅比去年同期增加119亿元,信贷余额相应增速降至13%。新增人民币信贷规模低于市场预期。
对此,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银行信贷额度将在年底前收紧,第四季度后信贷增长降温是正常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10月份信贷增速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至13.0%,总体保持稳定。从季节特征来看,由于国庆假期的存在,10月通常是信贷供应的小月份,预计环比将会下降。根据CICC的报告,在11月和12月,在“存款不足”和“信贷额度不足”的情况下,信贷数据可能仍然疲弱。
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回落,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04万亿元,比9月份减少7800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然而,10月份社会融资同比增长1522亿元。据业内人士称,这表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并未降温。
从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具体结构来看,当月发放给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增加6635亿元,同比增长625亿元;实体经济外币贷款减少44亿元,同比减少29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43亿元,同比增加682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0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89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2亿元,同比增加1813亿元;公司债券融资净额1508亿元,同比减少684亿元;非金融企业内资股融资达到601亿元,同比减少524亿元。
“委托理财、信托理财、未贴现承兑理财三项表外融资增加1074亿元。虽然比上个月减少了2893亿元,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08亿元。这表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依然存在。在信贷额度有限的情况下,需求仍将通过表外融资来满足。”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说。
刘东亮表示,一些高频经济数据最近经历了下行波动,但没有反映在社会金融数据中。相对而言,公司债券和股票融资低于去年,公司债券融资受不利市场环境影响更大。
住宅贷款的总体增幅有所下降
从10月新增人民币信贷结构来看,家庭部门贷款增加45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9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710亿元;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贷款增加214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1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36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378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监管的回暖,住宅贷款的整体环比增幅有所下降。10月份,家庭贷款增加4501亿元,比上个月减少2848亿元,比上年增加170亿元。分项来看,家庭中长期贷款环比增长1076亿元,同比增长1181亿元。同时,家庭短期贷款逐月增长1747亿元,同比增长1352亿元。家庭部门短期贷款的月度增幅环比下降69%。
文彬表示,家庭中长期贷款增加3710亿元,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56%,比上个月增长18个百分点;短期贷款占12%,比上个月下降了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监管部门继续加大对短期贷款资金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审查力度的背景下,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增速明显下降,中长期抵押贷款比重虽然有所回升,但绝对值仍呈下降趋势。
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固定收益研究首席研究员明明表示,监管部门对消费贷款的严格审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居民短期贷款出现季节性下降,而中长期贷款由于季节性和信贷约束而出现下降,总体变化趋势弱于前几年同期,这与房地产销售走弱相一致,反映出居民住房需求持续降温,房地产受欢迎程度难以维持。不过,他也强调,“这也可能是由于银行的信贷额度有限。”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之前的楼市调控政策对居民需求侧的影响开始逐渐显现,但目前的数据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因为居民短期贷款仍处于异常状态,10月份居民短期贷款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352亿元。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迂回,其规模仍难以准确认定。
展望未来,CICC报道称,今年以来,在房地产销售持续强劲的推动下,居民信贷占总信贷的比重达到52%,2016年超过50%;预计随着2018年销售的减弱,居民的信贷需求将会有所减弱,比例也可能下降。
期待同样的基调,继续保持流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m1和m2的增速低于预期。具体而言,10月份,m2同比增长8.8%,结束了9月份的短期反弹,创下历史新低。
对此,文彬表示:一是今年以来,在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银行间业务增速放缓,金融去杠杆化效应明显,银行间业务的货币衍生效应减弱;其次,财政存款被返还给了现金。10月,财政存款增加1.05万亿元,为历史第二大规模,同比增加3679亿元。
《CICC报告》还表示,10月份存款增长疲软。存款总额增加1.06万亿元,其中财政存款1.05万亿元。如果扣除财政存款,银行系统的存款几乎不会增加,这大大低于历史同期。在压缩银行间资产的过程中,银行将减少其衍生存款,对银行间负债的依赖也将下降。过去两个月,银行同业存款证的余额也在下降。此外,10月份财政支出增速降至-8%,支出放缓导致财政存款增幅明显超过季节性趋势,增幅为1.05万亿元,仅次于7月份。
展望未来货币政策,文彬表示,接近年底时,尽管外汇持有量可能会继续小幅上升,考虑到财政存款将比去年弱,美联储将很快加息,年底流动性将面临压力。预计央行将增加公开市场操作,并通过不同期限的“反向回购+mlf”组合,继续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和稳定的市场利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称,短期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和中性,未来财政支出可能会增加。货币当局不断加强对市场的预调整和预期引导,这体现了他们保持市场流动性和平滑利率波动的目标。报告还指出,目前不宜过度解读m2增速的下降,超过预期增速的短期财政存款将在未来以财政支出增加的形式回到经济流通领域,这可能支持届时m2增速的小幅反弹。
九州证券(Kyushu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无论是央行的货币政策、通胀还是公开市场操作的趋势,“稳定”一词仍是核心,“不松不紧”是主要基调。目前,由于债券市场的利率明显高于货币市场,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很低。刘东亮还表示,预计货币政策不会出现重大调整,金融监管政策将更加注重风险防范和去杠杆化。(张默)
标题:监管升温10月新增居民短贷骤降 中长期贷款弱于往年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36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