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领头羊”――记党的十九大代表、甘肃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
本篇文章974字,读完约2分钟
胡中山在农民的日光温室里看着蔬菜的生长。陈发明照片“找一个平坦的地方,让娃娃们离学校近一点,方便老人看病。”1996年,时任甘肃省古浪县井泉乡加善岭村党支部书记的胡中山带领48名村民下山寻找出路。
他带大家去了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黄骅海滩。虽然它是平坦的,但它是一个荒凉的海滩。“没有房间,没有土地,没有水。如果你想扎根,就必须从零开始。”胡钟山带领群众打井、修渠、整地、发电、修路。“我终于安定下来了,我的生活环境比山还要好,但我的经济收入只能维持我的生活。”
他开始想如何让村民变得富有。2007年,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推进和政府农牧配套政策的实施,胡中山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带领全村致富的难得机遇,果断地提出了在黄花滩村为每一户建大棚脱贫致富的构想。
从2009年开始,胡中山挨家挨户动员村民,要求每个人分配土地用于大规模耕种和人畜分离的温室种植。在没有启动资金的情况下,胡中山欠下了价值270万元的建材信贷,并帮助村民建造了84个养殖温室和172亩太阳能温室。有了这个棚子,就没有钱去种植和饲养了。胡中山研究政策,到处联系。通过多家庭联合保险和妇女小额贷款,他协调了1200万元的贷款。
经过一年的努力,黄骅滩移民村的养殖大棚和太阳能大棚取得了当年的成绩,成功偿还了270万元的欠款,三年后还清了所有的贷款。看到下山的村民可以脱贫致富,越来越多的人从山上搬了下来。
今天的黄骅海滩不再是黄沙和稀疏植被的贫瘠海滩。从定武高速公路土门出口出来后,黄骅滩生态移民区的道路四通八达,白墙彩瓦的房屋排列整齐。驱车前行,我看到温室并排而立,路边的树郁郁葱葱,学校里的书大声地响着,广场上爆发出阵阵笑声。超过50,000人从深山中走下来,实现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梦想。
2013年,胡中山开始担任黄骅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养羊和种植温室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你想赚钱,你必须努力工作。从搭建棚子到种植和繁殖,每个过程都不能马虎。”为了帮助移民脱贫致富,胡中山走出温室,走进羊舍,投身于脱贫致富的事业。
在他和合作社党委的领导下,黄骅滩生态移民区根据不同的种植和养殖品种划分了功能区。有32个专业种植和养殖合作社。牛羊交易市场年交易量4亿元,已建成养殖大棚7300多个。到今年年底,将有4000个太阳能温室。
(负责编辑:张晨雨hn150)
标题:产业扶贫“领头羊”――记党的十九大代表、甘肃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18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