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生态优势凸显――昔日"末梢" 今日"前沿"
本篇文章2647字,读完约7分钟
"天气经常像二月和三月一样,花儿总是开得很快。"昆明是著名的“春城”。十八大以来,昆明大力建设国际交通网络,努力打造城市品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逐步向区域性国际交通、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迈进
历史上,昆明曾是南方丝绸之路、滇越铁路、驼峰航线、史迪威公路等的要塞或起源地。几千年来,昆明与南亚和东南亚形成了良好的文化贸易交流与合作。
目前,昆明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是中国-印度支那经济走廊和孟加拉-中国-印度-缅甸经济走廊的起点,以昆明常熟国际机场为中心,飞行4-5小时即可到达空圈,可连接中国、南亚和东南亚约35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与此同时,昆明独特的资源和生态优势日益凸显,“国际春城”也从对外开放的“终点”转变为“前沿”。
一个枢纽连接着所有的方向
为了建设南亚和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昆明正在加快建设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交通、能源和物流项目。
据报道,全长800公里的泛亚铁路泰国段将于10月开工建设,并于2022年竣工通车。到那时,你可以乘坐从昆明到泰国首都曼谷的高速列车。事实上,除了穿越中国、老挝和泰国的泛亚铁路中线昆明至昆明高速铁路外,从昆明经越南和柬埔寨至泰国的东线国内段已经建成通车,从缅甸至泰国的西线国内段正在建设中。这三条铁路共同构成了泛亚铁路的大框架。三条铁路建成后,昆明将成为亚洲国际列车最直接的城市,将中国、老挝、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串联起来。
此外,在连接昆明与国内交通网络方面,沪昆高铁和云贵铁路建成通车,昆明进入高速铁路时代。就空的国际和国内航班而言,常熟国际机场已成为中国第四大门户枢纽机场,飞往南亚和东南亚的航班占航班总数的78.6%。
今天,昆明已经成为至少五条国际公路的起点,并将成为未来四条国际铁路的起点。至少有八个国家通过这个陆地运输网络连接在一起。昆明在这个庞大的国际交通网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昆明至昆明的高速铁路通道建成后,昆明将成为亚洲的中心城市之一。
三个品牌提升气质
为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昆明努力打造“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城、中国健康城”三大品牌。
明代文学家杨胜安称赞昆明四季如春,繁花似锦,有句名言:“二月三月,春暖花开。”由于气候舒适,环境优美,空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在95%以上,昆明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休闲胜地。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昆明把生态建设作为打造城市品牌的重中之重,扎扎实实推进滇池治理“六大工程”,全面深化河流水系。目前,滇池流域截污系统已基本建成,牛栏河-滇池补水工程已经完成。滇池的水质已经跌落了五级的帽子,3600公顷的湖滨湿地被评为“中国最美的湿地”。昆明还大力开展城乡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50.55%,主城区空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5%。“春城绿”和“昆明蓝”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美丽的名片。
同时,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昆明近年来大力建设国家文明城市,努力打造与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相匹配的软实力。
此外,昆明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产品,正在加快建设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和国家植物园,努力打造健康生态大圈,把昆明打造成“中国健康城市”。
四个中心聚集在一起
按照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昆明正在加快建设以西南为基地、面向全国、辐射南亚和东南亚的经贸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近年来,位于昆明主城区东西两翼的滇中新区已成为中国第15个国家级新区,杨林工业园区已升级为国家级园区,综合保税区已通过国家通关验收。上海国际马拉松、中印瑜伽大会、国际金融论坛等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南方博览会、商务博览会、旅游博览会的影响力日益扩大。2016年,昆明实际利用外资7.4亿美元,增长54.7%。包括孟加拉国在内的七个国家在昆明设立了领事馆,并与包括法国格拉斯在内的22个城市建立了国际友好城市。这一系列成就得益于昆明四大中心的快速发展。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昆明将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经济繁荣的城市,一个创新创造旺盛的城市,一个开放包容的现代氛围,一个包容的人文魅力,一个和谐宜居的绿色健康城市,一个从地理中心向区域国际交通、经济、文化中心跨越的城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周斌)
采访笔记:
创建文明城市为“春城”增添魅力
在昆明采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昆明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面广,参与者多,影响力大。在过去的20年里,昆明一直领先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给昆明带来了多少变化?
昆明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一直以“文明昆明、共享昆明”为目标,注重文明创建的常态化和城乡联系的一体化,以惠民惠民为目标。全面启动,全员参与,全力打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秀文化,让城市更具吸引力、生活更美好、发展更温馨、质感更快乐。
市民李先贵向记者描述了全国文明城市建立后的不同“春城”:走在昆明的街道上,街道整洁,绿树环绕,沿河行走,河水清澈,车辆过斑马线时会让路,志愿者随处可见。回到社区,过去凌乱的庭院里有几排漂亮的晾衣架,昏暗的走廊亮了起来。社区工作者经常来询问他们需要什么,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明显优化,整体功能和品位不断提高。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催化剂的帮助下,昆明形成了青山、蓝天、绿地、美景的宜居环境。今年3月,当许多市民抱怨雾霾时,“春城”的人们骄傲地在他们的朋友圈里晒着“昆明蓝”。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一直是昆明的名片,也是昆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亮点之一。
随着国家文明城市建设的推进,盘龙区永兴路社区进行了“微改造”。此后,原有的贴满小广告的围墙被清理干净,楼道内堆积多年的杂物被清理干净,在后街小巷设置公共停车位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智能垃圾房和分类垃圾箱防止了“垃圾不落地”,改造了“爱心站”和“小花园”。“微装修”就像一只神奇的手,它有效地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旧住宅区的质量,使人们真正受益。这些变化让居民们一再称赞:“这个已经生活了几十年的社区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
据统计,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昆明解决了道路不平、灯光昏暗、水不可通、车难停、脏乱等9800多项民生问题,使整个城市更加幸福和温暖。所有这些变化都告诉人们,昆明不仅仅是在为一个品牌打造一个全国文明城市,而是在改善生活环境,让城市更宜居,让家园更文明,让人民更幸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周斌)
标题:昆明生态优势凸显――昔日"末梢" 今日"前沿"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13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