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一个月呈现“四升四降三满意”趋势
本篇文章1333字,读完约3分钟
[摘要]10月9日,重庆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仅一个月后,市卫生计生委的数据显示,根据对全市237所公立医院监测数据的初步分析,改革呈现“四升、四降、三满意”的趋势。
10月9日,重庆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仅一个月后,市卫生计生委的数据显示,根据对全市237家公立医院监测数据的初步分析,改革呈现“四升、四降、三满意”的趋势。
“四升”是指医院服务量稳步增长,医疗收入稳步增长,服务收入比重增加,普通门诊人次增加;“四降”是指药品比重下降,平均医疗费用下降,大型设备检验收入比重下降,专家门诊人次下降;“三个满意”,即病人满意、医务人员满意和医院满意,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门诊平均药品费用下降
9日,恰好是国庆假期后的第一天上班。市人民医院的门诊部似乎有点拥挤,药房门口排着长队。
陈叔叔正等着吃药。如果他患有膝关节炎,他需要每周向关节腔注射一次药物,四周为一个疗程。他发现药费已经下降,现在一针Speit是129.65元,比以前便宜20元左右。他算了一下:“以一个疗程为例,少了80元。这次改革对群众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在江津区中心医院住院的83岁老人戴世杰也深受感动。“在医改之前,他必须支付320元的药费,现在他被直接免除了!”
对全市237家公立医院的监测数据显示,自9月9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以来,全市患者负担减轻,门诊和出院平均费用分别比改革前下降了7.72%和2.65%;公立医院运行良好,门急诊和出院病人数量分别同比增长0.7%和8.22%。药品和大型设备检验收入比重分别下降7.84和0.27个百分点,医院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与门诊部相比,住院部在长假后也很忙。在邓云市中医院风湿科,一名护士在早上上班的两个小时内走了10000多步。
“以静脉输液为例,改革前的5.5元现在涨到了6.2元。虽然涨幅不大,但也是对医务人员劳动的肯定。”邓云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
“我们只是想通过提高反映技术服务价值的项目价格,来引导医务人员深化其专业精神,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据市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改革一个月以来,全市医疗服务收入增长了12.42%。
在改革的指挥棒作用下,医院积极优化医疗流程,改善医疗服务,通过实施不同时间间隔预约、延长开放时间、开展志愿服务、党员干部示范等措施,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热情的服务,患者满意度达到95%。
分级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作用开始显现
"我在内分泌科挂了一个普通号码."站在江津区中心医院的挂号窗口前,有些头晕的张阿姨说:“我怀疑是血压引起的。”
为什么挂普通号码?张阿姨说:“普通号码是9元,我只付2元。无论如何,这不是一个严重的疾病。”加上医院对60岁以上老人免收1.5元注册费的政策,张阿姨只花了0.5元就注册了。
像张阿姨这样的病人相当多。“自医改以来,超过50%的患者来医院就诊,普通门诊人数增加了20%。”江津区中心医院副院长李莲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流的作用。
此外,基层就医人数也在增加,一级、二级和三级医院的门诊和急诊分别增加了2.5%、0.67%和0.67%,更多患者选择到一级医院就诊。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姜晨
标题:重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一个月呈现“四升四降三满意”趋势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97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