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中国人出门只需带手机:从爱用钞票转变为扫码支付
本篇文章1010字,读完约3分钟
据美国媒体报道,移动支付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并改变着日常业务。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和商业频道网站10月8日报道,与四年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中国社会已经从使用纸币转变为到处扫描二维码。
根据这份报告,当和朋友一起吃饭或购物时,人们通过扫描餐桌上的二维码或在智能手机上向店员显示类似的条形码来支付。调味品商店、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和卖刷子的商店都有标志,表明他们接受手机付款。
人们的问题通常是“你用支付宝还是微信?”而不是“你用信用卡吗?”有一个流行的笑话说,中国街道上的乞丐比现金更愿意接受移动支付。
根据高仪资本集团5月份报告中引用的数据,2016年中国手机支付增长了一倍多,达到5万亿美元。研究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支付宝占据了移动支付市场的54%,而微信支付占据了40%。
据报道,中国人的移动支付习惯也影响到其他国家。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mainland China出境旅游人数超过600万。这给日本和香港等热门旅游目的地带来了压力,它们觉得必须加强移动支付服务。
在香港,一些中国大陆消费者要求店员扫描他们的手机二维码,而当地人用现金支付。日本经济新闻社4月报道称,蚂蚁金服区域总监表示,在日本,今年接受支付宝的商店数量将增加一倍,达到4.5万家。
该报告称,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得益于大量智能手机用户的坚实基础。中国科技巨头腾讯推出的无处不在的微信,其月度活跃用户数量在今年第二季度达到9.63亿。在工作场所,将彼此添加为微信好友有时会取代交换名片。
阿里巴巴的子公司支付宝与货币市场基金“宝月”有关联,鼓励用户用支付宝投资和支付。据媒体报道,4%左右的年化利率颇具吸引力,使余额宝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截至6月底,其规模为1.43万亿元。
CLSA电信和互联网产业研究部亚洲区负责人梁向义在9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预计,到2021年,中国的电子支付规模将增加两倍,达到300万亿元,而电子理财资产和电子融资规模可能分别增加两倍,达到6.7万亿元和3.5万亿元。”
梁翔宇表示:“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高度渗透,以及传统金融市场的不发达状态,将推动移动支付的增长。”
根据这份报告,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也支持了另一项业务:共享自行车。
在一些初创企业的引导下,街道两旁堆积的自行车数量激增,有时还会散落在高速公路上。
根据这份报告,在中国,智能手机正日益成为人们外出时唯一需要携带的东西。
标题:美媒称中国人出门只需带手机:从爱用钞票转变为扫码支付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96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