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造血”能力 是关键
本篇文章672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蒋洁琼
近年来,从捐钱捐物到为贫困地区连接优质工程资源,企业社会责任模式不断创新和升级。其中,提高救助对象的自我造血能力是关键。
此前,社会各界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扶贫的方式主要集中在捐赠、物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然而,在许多贫困地区,脱贫的效果并不明显。国泰君安(601211,诊断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永宁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人没有掌握生血和脱贫的能力。”国源证券董事长蔡勇(000728)说:“许多贫困地区无法上学,这使得贫困代代相传。下一步是实施一些帮助儿童上学的项目。”
教育扶贫是提高帮助对象自我造血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这次“贵州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石阡扶贫活动中,许多企业都把重点放在了教育扶贫上。
其中,方正证券(601901,诊断单元)捐赠20万元为石阡县中小学校购买专用电脑;未来,将希望在线教育公益平台资源捐赠给石阡县政府;东木股份有限公司(600114)捐赠人民币150万元,用于建设石阡县郭蓉镇九年制学校综合教育大楼。蓝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了价值30万元的数字阅读平台和数字图书资源;北新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捐赠10万元建设石阡第三小学图书馆。东木股份表示,关心孩子意味着关心祖国的未来。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得美丽。
分析人士表示,解决贫困问题是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重中之重。从根本原因出发,教育扶贫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力。扶贫工作进入冲刺阶段,需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技能培训等多管齐下的措施。教育扶贫可以创造一个帮助人和智力的环境,进一步增强区域“造血”脱贫的能力。
标题:提升“造血”能力 是关键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81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投服中心 与上海市东方公证处合作
下一篇:上市公司 积极推进产业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