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严防"地沟油"重回餐桌 不同省市各有侧重点
本篇文章1213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1日电(记者吴小伟)防止非法食用油重返餐桌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任务之一。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废油治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加强废油源头治理。
《意见》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重点突破,共同加强对“地沟油”的管理;完善机制,规范运作,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积极试点,重点扶持,促进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企业的培育;加强研究,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政策全面,执法严格,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加大工作力度,严惩重场所,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加强领导和监督,确保地方属地管理责任的落实。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报道,浙江省发改委早在2015年9月就发布了《浙江省餐厨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行动计划》,并于今年7月实施了《浙江省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使“废油”处理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自国务院办公厅4月份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废油处理的意见》以来,全国许多省市都积极采取了严格的处理措施。记者注意到,上海、江西、安徽、重庆、福建等省市有不同的侧重点。
据媒体报道,重庆江津区有数百家企业从事火锅餐饮业务。因此,在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油食品安全专项监管行动中,江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检查了食用油的购买、储存和使用情况。厨房废油的采购、购买、索赔和登记、检验和登记、处置等。,严厉打击购买、回收和使用“地沟油”以及回收火锅、水煮鱼等菜肴和油类及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严格防范、
在江西省为期三个月的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重点是食用油消费量较大的火锅、水煮鱼、炒菜等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采购记录制度,严格控制采购、储存和使用,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回收和使用餐厨废弃油脂。
安徽省将加大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和劣质油品重灾区的检查力度,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小餐馆、小作坊等。,查处和清理非法提炼“废油”的黑窝点。加强对屠宰企业、肉类加工企业、食用油生产经营企业、餐饮企业和行政企事业单位的监管,督促上述场所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此外,针对网络渠道混杂、部分企业利用网络销售假冒名牌食用油的现象,应加强对食用油网上销售的监管,依法处置监管部门认定的省内假冒伪劣网站。
上海在打击非法食用油的同时,将政策引导与规范管理相结合,要求生产单位将餐厨废油交由专业单位收集、运输和处置。上海市和区两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大力推广餐饮服务单位油水分离器的安装和使用,并在混合柴油汽车中使用餐厨废弃油脂。截至今年4月30日,已有106辆使用b5/b10/b20生物柴油的公交车和环卫车辆参与了项目的示范应用和运营,累计运行时间为3年7个月,行驶里程为13,615,100公里,其中消耗了约359,200升(296.34吨)由bd100废油脂制成的生物柴油。
标题:全国严防"地沟油"重回餐桌 不同省市各有侧重点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32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