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经济 > 以纸为媒,与石对话:让历史说话的传拓技艺

以纸为媒,与石对话:让历史说话的传拓技艺

来源:网络转载更新时间:2025-09-04 14:33:05阅读:

在青岛这片浸润着山海灵气与历史底蕴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支追寻文化根脉的队伍——青遗探脉实践队。他们深耕青岛及周边地域,以脚步丈量非遗的温度,用镜头记录传统的回响,致力于发掘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技艺瑰宝。

目前,青遗探脉实践队已与徐氏传拓技艺的传承人徐伟先生,展开了多维度的深度交流,这场对话既包含对技艺本身的拆解,也涵盖了传承背后的故事与思考。

在访谈环节,徐伟先生从家族传承脉络讲起,细致讲述了徐氏传拓从祖辈初创到如今的发展历程,他提到,传拓看似是简单的“复制”,实则暗含对文物的敬畏——不同材质的石碑、青铜器,需要搭配不同韧性的纸张和调制比例的墨汁,甚至连捶打的力度都要根据纹路深浅精准把控,稍有不慎便可能损伤文物原貌。这些藏在细节里的讲究,让队员们第一次意识到,这项技艺不仅是手艺,更是对历史遗存的温柔守护。

而在现场技艺展示中,徐伟先生更是将传拓的每一个步骤拆解演示:选纸时,他特意铺开三种不同纤维的宣纸对比讲解“薄纸适用于细纹路,厚纸更耐捶打”的门道,浸纸环节,他用温水缓慢浸润纸张,指尖轻捻间便让纸张贴合石碑弧度,不留一丝气泡。最令人惊叹的是捶拓过程,他手持特制的细木槌,以“轻敲慢打”的节奏让墨色均匀渗透,原本冰冷的石刻文字在纸上逐渐浮现,墨色浓淡间竟还原出石碑历经岁月的斑驳质感。

队员们在旁全程观察记录,时而为某个精巧手法发出轻声赞叹,时而就技艺难点向徐伟先生提问。当最后一张拓片缓缓揭下,纸上的文字与石碑原貌几乎别无二致时,大家真切感受到了“以纸为媒,让历史说话”的力量,这场交流不仅让队员们直观掌握了传拓技艺的核心要点,更从徐伟先生“守艺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理念中,读懂了非遗传承者对传统的坚守与对时代的回应。

未来,青遗探脉实践队将继续行走在非遗探索的路上,让更多青岛及周边的非遗故事,被看见、被铭记、被传承。

心灵鸡汤:

标题:以纸为媒,与石对话:让历史说话的传拓技艺

地址:http://www.qdpdly.cn/qdjj/5097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