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类商品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升温再添“一把火”
本篇文章1620字,读完约4分钟
年底,以石油为代表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今年出现复苏迹象,全球经济进入复苏周期,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力支撑了大宗商品价格。总体而言,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前景相对乐观。世界银行在其最新一期《商品市场展望》(以下简称《展望》)中预测,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在内的能源商品价格在2017年将上涨约24%,在2018年将继续上涨4%。同时,由于铁矿石价格修正的影响被其他基本金属价格的上涨所抵消,预计金属价格在今年上涨22%后,明年将趋于稳定,小幅下跌0.7%。此外,包括食品商品和原材料在内的农产品价格预计将在2017年略有下降,并将在2018年略有上升。
具体来说,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商品表现出色。今年第三季度能源价格上涨了2%,主要得益于中国采取的环保减排措施,减少了煤炭产量,从而推动了煤炭价格的上涨。预计中国的环境政策将成为决定煤炭市场未来趋势的关键因素。预计2018年天然气价格将上涨3%。
此外,原油价格比上季度上涨1.6%,达到每桶50.20美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展望指出,尽管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了减产协议,但今年上半年原油价格仍处于低位,这主要是由于原油库存较大,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升,以及利比亚和尼日利亚在协议中豁免减产,从而增加了产量。
然而,原油价格在第三季度温和反弹,强劲的全球需求和美国稳定的页岩油产量都成为帮助欧佩克实现其去库存目标的重要推动力。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18年,原油价格将从今年的每桶53美元升至2018年的每桶56美元,这主要得益于原油需求的增长以及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之间减产的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0月底,纽约原油期货自今年以来连续两个月首次上涨,国际原油市场似乎前景光明。然而,主导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和环境依然复杂,减产协议的效果无法掩盖不确定性。近日,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表示,在欧佩克减产协议的支持下,国际石油市场正以更快的速度回归平衡,而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速较今年上半年有所放缓,全球需求增长可能会进一步调整。好消息是,欧佩克重要成员国沙特阿拉伯表示愿意继续支持延长减产协议,以便通过减产协议实现供需平衡。与此同时,俄罗斯对延长减产协议也持积极态度。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预计减产协议将再次延长至2018年底。
然而,坏消息是,美国原油产量预计将在2018年增加。美国原油产量一直“抑制”减产协议的实施效果。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2018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率将下降11万桶,至158万桶,而美国原油产量预计将增加68万桶,至992万桶/天。此外,高盛(Goldman Sachs)认为,即使欧佩克延长减产协议,减产率也有可能低于目前商定的水平。综上所述,尽管原油价格有升温趋势,但剩余库存能否最终解决,美国原油产量是否会成为油价上涨的“路障”仍不得而知,有待进一步观察。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主要石油出口国仍在适应较低的价格,这抑制了经济增长,并造成巨大的财政和外部赤字。
除了能源,非能源商品的表现也很突出。《展望》指出,2017年第三季度,非能源类商品价格上涨2%以上,金属价格上涨10%,这主要是由于需求旺盛,特别是中国房地产业、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中国政府努力从供应角度降低产能。此外,展望预测铁矿石价格明年将下跌,但供应紧张将推高铅、镍和锌等基本金属的价格。至于贵金属,金价可能会受到美国加息预期的影响,因此世界银行预计金价明年将会下跌。在农业方面,《展望》预测,2017年农产品(000061,诊断库存)价格将略有下降,并将保持稳定,2018年将增长约1.2%,其中谷物、石油和油粕价格将略有上升。
《商品市场展望》的主要作者、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约翰·巴菲斯(John Baffis)表示,能源价格的回升反映了需求的稳定和库存的下降,但其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产油国是否寻求延长减产协议。此外,中国的发展可能成为影响金属价格轨迹的重要因素。
标题:能源类商品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升温再添“一把火”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38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