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改再发力:掐准利益关键点 突破医改深水区
本篇文章1675字,读完约4分钟
从基层实行收支两条线,实现药品“量入为出”;从率先实施药品零差率到改革城市公立医院,安徽以其大刀阔斧的改革努力被誉为“医疗改革的先锋”。2015年,安徽省被确定为首批四个医疗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之一,医疗改革重点突出,突破深水地带。
精心编织医疗保险利益“链条”,带动县域医疗社区
“医疗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让普通人(603883,诊断单位)就近享受可靠的医疗和其他卫生服务。”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余德志说。
自2015年起,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创新设计了县域卫生服务体系“县域医疗社区”,试图将县乡三级医疗机构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利益链进行整合,改变医疗机构原有的业务收入模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保险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基金的85.5%和城镇居民按人头预先打包支付给医疗社区。医疗社区的成员单位负责当年居民的门诊和住院服务、必要的转诊和其他医疗保险报销。透支应由community/きだよ医疗队成员填写0/;经评估,剩余资金原则上由医疗社区县农村三级机构按照6:3:1的比例进行分配。
医疗社区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试点后仅一年,住院总费用就减少了2.4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支出减少了1.4亿元。2017年,医疗社区建设扩大到66个县(市、区),占农业县市的90%;覆盖4914万参与者,占参与者总数的96%。2017年第一季度,62个县医疗社区试点县新农合平均住院费用仅增长0.3%(为近年来最低)。
调动医生积极性,调整医疗服务行为
2017年8月,安徽省阜南县朱寨镇大柳村卫生院的王秀磊等6名乡村医生因不输液被奖励工作费用7.6万元。
这个奖项是三年前颁发的。当时,安徽省卫生计生委率先发布了一份中国不需要输液的53种疾病的清单。通过这一有益的尝试,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逐渐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记者了解到,安徽把医生作为本轮综合医疗改革的主力军和核心要素,牢牢把握如何调动医生积极性、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等关键点,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探索。
作为一个率先大批量采购药品的省份,安徽省不仅做好了“换鸟笼”工作,即降低药品价格,还提高了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此外,各级政府增加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投资,化解公立医院的债务,保证其基础设施建设,购买大型设备等。,并为基层医院的发展“减负”。许多地方还突破了医务人员工资不得超过医院总业务收入一定比例的“上限”,为基层医务人员“加薪”。同时,确定了21个专业171种疾病的临床路径表,规范了诊疗流程,促进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提高了服务质量,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花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身上的钱终于减轻了人们看病的负担。2017年上半年,74家县级公立医院抗生素使用率同比下降13.8%,使用强度同比下降16.4%,人均出院药品费用同比下降17.96%。
突破地域障碍测试水人工智能
如何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已成为当前安徽医疗改革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省级统筹,确立任务,挑战医改‘硬骨头’。”余德志告诉记者,安徽将全省划分为皖中、皖南、皖北三个医疗服务区,努力建设合肥、芜湖、蚌埠三个区域医疗中心,阜阳、安庆两个区域医疗分中心,淮北、亳州、黄山、宿松、金寨、泗县、天长、广德八个区域医疗基地。与此同时,大数据被用来打开该省医疗系统的“静脉”。
自2015年5月起,安徽省启动了覆盖全省三大医院的省级医疗数据平台,即安徽省医疗便利服务平台。该省的患者可以进行远程预约和登记,通过移动应用查看检查报告,并评估医院和相关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到2020年,安徽也将实现全省医疗“一卡通”。
首个引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将成为安徽医疗发展的新引擎——2017年8月20日,安徽省智慧医院(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投入运行。
安徽省医院院长许表示,从试运行来看,智能医院可以显著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图像检测准确率。未来,安徽省立医院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中心将辐射全省105个县区,为基层医生提供强大的后台支持。(记者鲍晓静)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朱颖
标题:安徽医改再发力:掐准利益关键点 突破医改深水区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81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