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告别“小胖墩”!《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出台,对家庭、学校
本篇文章2178字,读完约5分钟
10月23日,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公布了我国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广西等8个省为低流行水平,浙江等11个省为中等流行水平,陕西等12个省为高流行水平。
为解决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问题,6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治实施方案》,确定教师不得“拖课”或提前上课,以保证学生课间休息,进行适当的活动;减少孩子采用电子屏幕产品的时间;学校不提供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中小学生应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的高强度体育活动。
《实施计划》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营养健康状况逐步改善,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不良率逐步下降。与此同时,由于儿童青少年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上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体力活动不足,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成为威胁。
如果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增长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将极大地影响我国年轻一代的健康水平,显著增加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过早发生的风险,给我国慢性病防治带来巨大压力,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实施方案》提出了两个防控目标
(a)国家目标。以2002-2030年超重肥胖率年均增长率为基线,0-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年均增长率比基线下降70%,为实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零增长奠定了基础。
(2)次区域目标。根据各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现状,将我国各省(区、市)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流行区。-2030年,高患病率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年平均增长率将下降80%,中患病率地区下降70%,低患病率地区下降60%。
《实施计划》还提出了以强化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和政府责任为核心的四项重点任务。边肖首先向你展示了家庭和学校应该承担什么样的重要责任?
强化家庭责任
一个个扮演父母和照顾者的角色
1.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的饮食行为。
强化父母和照顾者是孩子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高孩子的营养和健康素养,让孩子合理选择、搭配和烹饪食物,保证食物多样性,减少煎炸等烹饪方式,控制油、盐、糖的使用,避免提供不健康的食物,减少外出就餐。
培养和引诱孩子规律饮食和自主进食,教育孩子不要挑食和偏食,学会合理搭配食物和选择零食,不喝含糖饮料或少喝。
(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分别负责)
2.培养孩子积极的体育活动习惯。
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积极引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锻炼,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体育的日常和日常生活。
训练儿童青少年进行有趣的运动,使其掌握1-2项运动技能,诱导儿童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减少儿童使用电子屏幕产品的时间,保证睡眠时间。
(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体育总局分别负责)
3.做好儿童青少年体重和生长发育的监测工作。
父母和照顾者应充分认识到超重和肥胖的危害,定期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做好记录,并根据相关标准评估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必要时及时咨询专业机构,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国家卫生保健委员会、教育部、全国妇联分别负责)
4.加强社区支持。
依托村(居)委会组织健康生活习惯指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家庭、社区食堂和餐饮单位开展膳食营养和体育活动咨询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科普讲座,提高家长和照顾者的实际操作能力,践行健康生活习惯。
推进母乳喂养支持环境建设,推进产假制度全面实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公共场所和从业人员设立母婴室。
(国家卫健委、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妇联分别负责)
强化学校责任
保持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体重
1.搞好营养健康课。
将膳食营养和体育活动知识纳入幼儿园中小学常规教育。
丰富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资源,在国家和地方教师培训中增加青少年饮食、营养、体育活动的相关知识文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指导能力。
各地学校要结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在校就餐等。,并有计划地做好饮食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
促进对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正确认知,避免对肥胖儿童的歧视。
(教育部牵头,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合作)
2.改善学校食物供应。
编制和修订幼儿园、中小学的膳食指南,培训学校和餐饮单位的餐饮人员。
学校要配备专(兼)职营养卫生管理人员,有条件的可以聘请营养专业人员。
优化学生膳食结构,改进烹饪方法,因地制宜提供满足儿童青少年营养需求的食品,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粗粮和适量鱼、禽、肉、蛋、奶等的供应。,不提供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并按规定提供充足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实行集中随餐制度,监督学生膳食的营养和安全。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管总局分别负责)
3.保证在校体育活动时间。
为加强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地方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等考核。
不允许老师“拖课”或提前开课,以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有适当的体育活动,减少静态行为。
保证幼儿园儿童在正常天气条件下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
中小学生每天在学校进行一小时以上的中等及以上强度的体育活动,每周保证至少三小时的高强度体育活动,锻炼肌肉力量和强壮骨骼。
(教育部牵头,体育总局配合)
标题:[本地]告别“小胖墩”!《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出台,对家庭、学校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107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