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王善刚:《后疫情时期育人新举措》
本篇文章1050字,读完约3分钟
时代在变,学校要有自己的使命,安心做好自己的教育,讲好自己的故事,不浮躁不夸张,努力以德育人,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快速发展。
首先,通过活动教育人们,渗透生活
1、体育活动——让大家养成体育生活的习惯。
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在校园里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幸福的“感觉”。
2.讲讲疫情英雄故事的系列活动,更敬畏生命
3.“我的类型我的节目”在线音乐会系列活动,更享受生活
在线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学习知识的课堂,还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参与。网络将成为我们的孩子未来需要面对的一种流行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4、五一节,来到最美的手里,多感受生活
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一缕阳光,一个支点,一扇窗户。引诱孩子关注社区和社会,联系身边的人和事,建立美好的生活关系。
第二,劳动和教育搭建平台,关注生活
(一)美食美容,快乐生活
我们学校的食品教育课程从有趣的选修课开始,逐渐建立了学校的食品文化课程。一至六年级的系统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年龄优势进行的。2000年,青岛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美食文化走进校园》系列教材,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发行。现在连续举办了三次研讨会,在很多学校进行了课程和课堂教学交流。曾获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展览及专题分享,2019年全国中小学推荐书目,青岛市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
现在我们开发了一系列劳动教育的烹饪教材,编制了26个烹饪活动。这套教材也将于11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实施措施:
1.教学模式——利用学科整合家校教育
2.活动设计
(1)各种形式的烹饪练习
通过课程的开发,让教育回归生活。该课程除了在趣味班学习烹饪技巧外,还将生活化德育与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的课程化德育相结合。
(2)引入项目学习和家校教育
(3)传承饮食文化,讲好中餐故事。
(4)通过学科整合,丰富烹饪课程体系
(二)以劳动和教育为桥梁,种植幸福
(三)劳动,教育和继承
三、学科融合,快乐生活
1.家里“跳”的疫情——个人开出花样跳绳常规初级课程(运动与音乐相结合)
2.植根于前代文化,弘扬武术精神。(融合了过去流传下来的体育和文化)
3.“艺术”开始抗疫,队旗飘扬——“色彩的魅力”(语言、心理、艺术)
第四,心理活动,守护生命
目前我校团队将疫情的生命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未来思考相结合,更加立志做真正的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教育,让“客”文化渗透下的生活永远充满活力,呈现出“人人不同,人人都好”的新格局,做中国基础教育的修理者和奠基人。
长按并识别下面的二维码,看到越来越精彩的现场文案
标题:[本地]王善刚:《后疫情时期育人新举措》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98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