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上路”有点难
本篇文章2697字,读完约7分钟
◆经济导报记者刘墉报道
近日,中石化(600028)加油站厨房废油填充生物柴油(b5)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这是第一次由厨房废油制成的生物柴油进入中国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这意味着国内生物柴油已经打开了成品油市场的大门,生物柴油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推向社会。
然而,《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生物柴油制造商并不“感冒”。山东许多地方的生物柴油企业都在生死线上挣扎,许多企业甚至停产,有些企业还在探索深加工的生存之道。不明确的政策和对资本的“厌恶”使得这些企业难以成长和发展。
据《经济先驱报》采访的业内人士称,将生物柴油掺入汽车燃料已成为全球趋势。尽管中国强制添加生物柴油的问题仍未解决,但污染控制仍为生物燃料企业敞开了大门。
可以达到减排的效果
几天前,上海石油首先选择了两个加油站作为试点,向城市交通系统和特定行业的车辆注入生物柴油。经过一个阶段的运作,它将被评估,然后逐步向社会开放的车辆。在试点期间,b5生物柴油的零售价格比车用柴油低95%,折扣约为0.30元/升,鼓励更多的社会车辆使用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真正的绿色柴油,可以实现减排."德州荣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荣光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它是以废油和废油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它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也可以说是石化柴油的优质替代品。”
淄博一家生物柴油企业的负责人岳小川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物柴油的指标与石化柴油相同。使用生物柴油的汽车尾气中有毒有机物的排放量仅为石化柴油的10%,颗粒物的排放量仅为20%。一氧化碳排放量(含催化剂)可减少95%,且无二氧化硫和铅排放,对减少空气污染有很好的效果。”
众所周知,生物柴油具有0号柴油的性能,其法律地位也由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法》决定。然而,现实是生物柴油永远无法通过合法渠道进入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销售网络,大多数制造商都在寻找自己的销售路线。
济南一家私营加油站的负责人张文凤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虽然有成本优势,但上游没有添加生物柴油,我们自己添加的能力更差。”
生物柴油有很多优点。然而,许多制造商的设备空占用率很高,甚至一些企业已经停止生产。“目前,公司的设备运转率相对较低。设计能力是每年10万吨,但实际上,日产量还不到设计能力的一半,只有100吨。”岳小川说,荣光生物之前已经停止生产,主要是因为原材料短缺。
同样的问题困扰着其他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生物柴油?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生产了。”淄博生物柴油厂的一名员工在电话中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飙升,无法接收。
“中国北方大约有30-40家生物柴油制造商,生产能力约为100万吨。实际产量很低,今年的开工率也低于20%。”卓创信息生物柴油分析师张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如淄博生物柴油厂,选择停产或半停产。大多数还活着的企业开始间歇性地工作,他们不得不将生产的生物柴油转化为化工产品,如柴油芳烃和甲基环氧树脂。
最令人担忧的是流动性
“成本很高,有时无法收集。施工只能是间歇性的。”济南某生物柴油企业副总经理刘飞表示,生物柴油原料短缺一直是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生物柴油生产企业都是以废油为原料,运输废油到目的地的成本约为3500-3600元/吨。一吨原料可生产70%-80%的生物柴油,因此生产一吨生物柴油的原料成本约为4600元,外加设备损耗、甲醇、催化剂、煤、电、水和人工成本等。,生产一吨生物柴油的成本是5400元。
刘飞对生物柴油市场非常乐观,希望通过引进资金,再购买一套年产25万吨的设备。“虽然想法很好,但目前推出这款设备只是一个梦想。没钱,虽然我找了几家风投公司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来检查,但最终还是被拒绝了。”刘飞说。
“几乎所有生物柴油企业都是中小型私营企业,资金非常有限。”刘飞表示,对于生产相对稳定的生物柴油企业来说,最令人担忧的是营运资金。“此外,由于资金因素,生物柴油企业规模不大,规模上不去,管理容易跟得上发展。”
刘飞告诉《经济先驱报》记者,他打算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但最终失败了。由于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废油必须在数百家餐馆收集,收集过程都是现金交易,基本上不可能开具发票,因此不可能留下资金的痕迹。
李荣光对进项发票的问题也很有感触。“没有进项发票,企业无法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生产仍面临法律风险。”
“对于经纪人或投资者来说,如果他们看不到资本流动的痕迹,他们会认为有很大的风险。同时,由于原材料的来源属性,大部分都没有进项发票,这对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和获得相关优惠支持极为不利。”刘飞说。
希望支持
刘飞告诉《经济先驱报》记者,就技术而言,中国在生物柴油生产方面的研究并不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在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生物柴油产品(可转换产品)产量达到90%以上。
在岳小川看来,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应的bd100和b5标准,但这两个标准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推荐性的标准。“就中国目前的生物柴油生产而言,不可能对石化企业构成威胁。因此,国家应该在政策上支持在加油站推广生物柴油。”
2016年底,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全面供应符合第五阶段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车用油品的公告》,明确推广国家V柴油和b5柴油。此外,《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应开展市场封闭推广示范,促进生物柴油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也指出,应鼓励封闭式推广,并确定推广区域和时间。
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建民透露,“国家标准委员会将在近期发布生物柴油b5强制性标准”,生物柴油bd100作为强制性标准的附录,也是强制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试点工作给生物柴油企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生物柴油企业的成本控制、冬季产品的运输和储存等。
"上海的实践为解决生物柴油原料短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范例."张表示,要保证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原料充足,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原料收集体系,形成相对稳定的原料供应体系。
“上海生物柴油加油站的试验意味着‘地沟油’的回收是关键的一步。或许在该国主要石油公司的支持下,该公司可以逐步探索和建立符合市场特点的原材料供应模式、行业政策和下游销售模式,并促进该行业的大规模生产。”张对进行了分析。
在刘飞和岳小川看来,从国务院文件到上海的实质性行动,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生物柴油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正在迅速到位,产业发展的“拐点”已经悄然到来。
标题:生物柴油“上路”有点难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026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